如果把海岸线公司当做是一个单独的经济体,它一家公司就占据了商都市全年GDP总量41.4%,要是算上中东三大客户的合同,直接已经超过了56.1%的比重,更加恐怖的是,今年还有最后一个季度才收官,天知道海岸线公司在最后一个季度会增收多少?

    如果这还不够的话,那么海岸线公司实打实的税款缴纳是商都心里滴血的最大之痛,这一周,“钱袋子”瘪了一大块。

    对比另一家科技巨头华为,去年的营收达到了9964亿元(1454亿美元),纳税1750亿元;海岸线公司今年的营收不算中东的三笔交易785亿美元,截至目前总营收大约15200亿元(2218亿美元),不算最后一个季度,单以此计算,预估纳税额达到了1724亿元,已经非常接近华为了,要是按全年营收来算,超越华为是肯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营收低那么多反而缴税比海岸线公司多,看起来反常,但实际上是正常的,是因为华为的净利润低,加上是实体经济,华为的净利润只有7%左右。其营收刨去人工成本、研发成本、产品成本、渠道成本等各项成本,华为作为重资产高端制造业,所得实际利润,肯定比不过诸如阿里这些轻资产的互联网巨头。

    而与海岸线公司这种技术垄断型超高利润的公司更没法比,而海岸线公司又是轻重资产并存的,“珊瑚礁科技”就是一家做软件工业服务的超高利润子公司,而“珊瑚岛科技”是做硬件电产品的低利润实体子公司。

    虽然PHC带来了强劲的营收,使得数据格外亮眼,但也拖累了海岸线公司的总净利率,不过企业真正看中的是利润,而不是利率,尤其是跨国巨头。

    华为营收低却纳税比海岸线高,只能说明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做实体制造业……难!

    同时两家企业也有一定的共同之处,都是跨国巨头,其丰盛的海外营收,背后也隐藏着许多国际沟通成本在内,只不过海岸线公司高利润中的高利润而已。

    但不管怎么对比,海岸线公司已经是一家纳税超千亿奔着两千亿去的商业巨头,而商都去年的全年地方财政收入是9375亿元。

    今年是海岸线公司最后一年向商都报税了,国税拿走一部分,商都地方税依旧能从海岸线的税款中分到800多亿。

    这么一家公司“跑”了,怎么都留不住,商都岂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