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就会去选择保曹操。

    「不过就算是保了曹司空,恐怕曹司空也得从诸侯王变成打工人,这个坑太大,刘子初手上可以用来蓄水的池子承受不了。」陈曦摇了摇头说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还完的,就看曹司空怎么选。」

    其实是没有选择的,所有的选择都是假定项罢了,真正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将校士卒和治下万民的利益。

    刘巴可能还没有这一方面的意识,但曹操绝对不会选错,倒不是什么爱民如子的问题,而是更为直接的,曹操知道自己能活到现在的原因,选了其他,那就不是砍成八段的问题了。

    中亚,荀彧和刘巴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坎大哈,这个时候曹操麾下其实已经发生了挤兑,而且由于刘巴先一步大量回收票证,保证自家产业先行回笼到自家手上,导致市场上的票证所能兑换的实物进一步萎缩,简单来说,就是兑换不出来了。

    有一说一,如果只是刘巴自己超发的情况下,自家先行兑换,稳住市场大盘的思路绝对是没错的,毕竟只有自己平安下场了,才有拖时间给其他人兑换凭证的可能。

    真要是所有的实物资产被那些人分了的话,那谁都别想拿到利润就跟苏联解体一样,那些实物资产被收割之后,想要再创造出足够的利润供养人民的话,就纯属扯淡了。

    反倒是依旧集中在国家手上,按照历史惯性进行供养的话,还能持续性的维持下去。

    刘巴的思路就是这个思路,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将生产企业被别人用票证兑换走这种事情,所谓的超发票证,实体资产票证化在市场流转这些其实都只是刘巴用来吸纳资金的手段。

    票证兑换实体资产什么的,想都别想,就像陈曦估计的那样,市场一旦出现任何的波动,刘巴作为裁判员兼运动员,肯定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然后先行下手,将重要资产回收。

    因为只超发了百分之一百,而刘巴的种植园主要是一年生的甘蔗和水稻等等,属于肉眼可见的现金牛,在超发一倍的情况下,是可以靠信誉和市场信心兜住的,所以只要刘巴自己先将产业回拢,那就不用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意外发生。

    然而这只是超发一倍的逻辑下所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因为市场增值,以及其他人也在这个逻辑下进行超发,导致整体已经不是一倍的超发,而是五倍的超发,挤兑过程之中,在发现市场真的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