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愿意接受这一事实的时候,那么只要婆罗门制度没垮塌,惯性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就跟古代每次天下大乱之后,形成的新王朝说是和前朝不同,但依旧是高度的近似,这就是社会惯性。

    汉室之前无法解决的其实就是这一点,不是因为几个高种姓,而是因为中下种姓自然而然的需要高种姓统帅,哪怕明明没有也能活着,但就必须要有一样。

    这也是贵霜牵制汉室精力最重要的一条,只要汉室不接受婆罗门制度,那么婆罗门治下的芸芸众生就会一直牵制着汉室的精力。

    简单来讲,恒河中下游不是没有粮草,相反,恒河中下游的近千万婆罗门中低种姓,每年上缴的粮食足够汉室将半个国家的大军开过来,但收缴不上来。

    用刀枪倒是能抢上来,但这个世界你可以对少部分人用刀枪,你不能对大部分如此,真那么做,敌人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汉室要是愿意接受婆罗门制度,那么婆罗门扭头踢了大月氏没有任何的压力,瞬间就能统治,而且婆罗门缴上的税可能比汉室收缴到的还要多,但汉室不可能接受婆罗门制度。

    所以才有陈曦亲自过来调查,以及李优的互杀计划,本质上双方都是为了摧毁占大多数的中下种姓心灵之中的婆罗门制度。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汉室占据的地方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而蒙康布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样也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蒙康布的信心已经被动摇了。

    那二十多万的俘虏是被蒙康布释放出去的,这一行为让汉室成功脱身而出,哪怕闹到了死伤近百万的程度,汉室也能义正言辞的说一句,不是我们干的,是蒙康布释放的贵霜俘虏,他导致了恒河大乱。

    这就是蒙康布最为动摇的地方,他甚至怀疑自己所有的行为早就被算计了,若非蒂普南和苏尼尔再三保证他们确实是击溃了汉军的海军,而不是祸影迷航,蒙康布最后的支柱恐怕都崩塌了。

    在这种心态失衡的状态下,蒙康布最后还是被蒂普南等人劝服,没有发动对于婆罗痆斯的攻击,而是带着海军撤出了恒河水道,和贵霜在恒河河口等待的阿鲁诺等人汇合之后,带着疲累撤退。

    阿鲁诺等人得知恒河中下游发生的巨变也是大吃一惊,但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蒙康布已经尽力了,他们的战舰带不走那么多的俘虏,那么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