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家的利益,这也是三国年间魏国和蜀汉使用募兵制除了几个大将有自己的军旗,其他不是魏就是汉,而江东的军旗基本上是各姓氏的原因。

    所以江东势力的军团是由将军部曲加其他士卒汇聚起来了,也是周瑜当时打曲女城的时候,贺齐回来汇报的时候,周瑜神色冷漠的原因——再打下去,他们的部曲就顶不住了。

    和明朝的家丁接近,家丁能打,但家丁损失惨重将军也就废了,江东部曲的情况可以以此为参考。

    海战不存在让非部曲送死这一概念,因为打输了大家一起死,所以都得玩命,而陆战,部曲战斗力靠谱,其他士卒实力偏弱,放西凉铁骑的话,那就是最强者带头冲锋,偏弱的士卒没的说,必须跟上。

    可江东不同,江东将校的部曲,是他们的根基,所以部曲不上,让普通士卒先上,这打普通对手还行,打硬茬,普通士卒也是人,待遇还有所不同,玩命还得自己先顶,江东士卒什么心态?

    所以部曲制下的普通陆军士卒都是混日子的,能打赢就打,打不赢,打不赢就熘呗,反正有拿钱最多,装备最好,吃的最好的那些部曲私兵,我一个混子为什么要玩命。

    直接点讲,这就是军制问题,虽说贾诩也知道,这军制其实是江东大环境导致的结果,但现在天下一统,你们还这样,只能是等我们逮住机会,将你们往死了收拾。

    孙策和周瑜是希望改变这一点的,但还是那句话,人可以背叛阶级,但阶级没办法背叛阶级,这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没觉得他们那么愚蠢啊,北方的将帅都恨不得超编,多从军需处那边搞钱。”董昭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兵是属于谁的问题。”贾诩随口回答道。

    “在北方,私兵就是私兵,国家募兵制度下的正规兵就是正规兵,就算是大将军,一声令下,除非想要造反,兵权也得交割。”贾诩带着几分无奈开口说道。

    就比方说大汉朝在灵帝末期到少帝那段时间,皇甫嵩其实有起码两次机会拯救这个国家的,一次是灵帝死前,认为董卓这人可能有别的想法,调离董卓去当并州牧,让董卓将兵交割给皇甫嵩,董卓死扛。

    那个时候皇甫嵩如果听侄子的话,拿着诏令去找董卓讨要兵权,董卓是没办法挡住的。

    第二次则是灵帝死后,皇甫嵩手下有三万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