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疏勒和于阗王是什么表情吗?真的是死了爹的表情——“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我估摸着我们驻军之后,再要走,你们也是这个表情。

    “啊,这个太粗糙了,我们是文明人。”鲁肃叹了口气说道。

    “哦,那要不就疏勒于阗,或者羌人与象雄王朝争斗,我们去调平?”刘晔神色认真的建议道。

    “我可以问一下是什么类型的调平吗?”陈曦看着刘晔询问道,汉室的调平有很多种,普通的叫做各打五十大板,非同小可的也叫各打五十大板,前者是消弭了战争,后者是消弭了国家。

    “当然是武帝版本的调平啊。”刘晔理所当然的说道。

    所谓的武帝版本调平,出自闽越国和南越国,两个国家在互殴,两国也都算是汉室的藩属,但都不怎么听话,打的让武帝有些烦躁,于是派人去调平了一下,两个国家都没了。

    “行吧。”陈曦沉吟了片刻,基本确定了这群人的基调,也就没再说什么,他对于象雄王朝感触不深,但是青藏肯定要收归中央统治,既然如此调平也确实是应有之意。

    “这样就回归到最原本的问题了,谁上去。”陈曦看着李优说道。

    西凉铁骑倒是能上去,问题在于陈曦不可能将西凉铁骑驻扎在青藏高原,驻扎在那里搞不好陈曦得亏死啊!

    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往上运粮的成本,比运去的粮草还要高,而且是高数倍。

    这也是为什么巨唐的战斗力在巅峰期顶十几个吐蕃,但是依旧拿吐蕃没有什么好办法,首先是人不好上去,好不容易人练好了,能冲上去了,粮草却又不好送上去,故而没办法持久性贯穿吐蕃。

    毫无疑问,陈曦这话相当于和孙乾杠上了,孙乾是真的不想修这条路,可如果一定要入藏,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要能投放一支精锐对于青藏地区进行压制的话,那这条路就非修不可了。

    “路先押后吧。”李优说了一句公道话,有些事情真不是孙乾不干,而是孙乾也需要考虑其他方面,“先用人力和畜力,走高原山道上青藏,至于物资消耗,八千人的话,应该还能运上去?”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那边积蓄不了太多的产出。”陈曦叹了口气说道,后世唐朝弄不死吐蕃,其实说白了就是受限于后勤粮草和兵力投放,汉室目前也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