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的活计的话,不养这东西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当然这特指的是奉高年间的那些百姓。

    这些百姓是彻头彻尾的拥护刘备,和陈曦当时担心的情况相反,这些人虽说赚的最多,但这些人却也最无所谓。

    里面能认识简雍的老丈直接表示,既然对于我们这些搞养殖的有冲击,我们就地解散都没问题,反正除了养殖业,我们多多少少还有些其他的作坊,没了就没了,没啥影响。

    这群人并不是在说笑,而是真的无所谓,让他们捐全部家产给刘备,他们之中大多数人会犹豫,可要说有一部分产业挡住了国家推进的新计划,可能需要调整,这群人直接放弃这一部分产业没任何压力。

    十五年前还在泰山当贼人,土都吃不到带腐质,因为树皮草根早就吃完了,根本没办法积累腐质,故而这些人是很感激刘备的,再加上道德还没像后世一样败坏,这些人对这种损失点利益的事情,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

    用那老头的话来说,没了养殖场,我还能跟十几年前一样去吃土不成?扯淡呦,没了回去该吃啥吃啥,我还有一个风力和水力混合动力的磨坊,这东西只要没被拆,够我家吃几代人。

    不过简雍还是拒绝了这种纯粹无私奉献的行为,陈曦一贯不认同这种行为,因为这群人这么做,会对其他地方搞畜牧业的家伙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群人不靠这个吃饭,其他地方的人还要靠这个吃饭呢。

    你无私奉献了,其他人什么感想。

    所以简雍果断拒绝,然后大致讲了一下接下来处理方式,大致就是开放新的行业,给于进入资格,然后定点培训,直接教会,再给补一份收购款,和进入新行业时的无息贷款。

    奉高那边跑过来了解这件事的那些人二话没说直接拥护,因为这种安排方式对于这些人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作为当年建设过泰山郡的老人,这些人是接受过技能培训的,虽说过程不是那么的好受,但光是看现在奉高百姓人均有一手能靠着吃饭的专业技能,就知道当时培训的力度了。

    说实话,从那次之后,陈曦就再没有进行过如此力度的培训了。

    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包教包会,那么培训完,如果还没有学会,那真就是脑子和手的问题了,当然这些专业技能都属于初级技能,哪怕人很蠢,只要被老师逮住,反复的练习,最后也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