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会从这边拿货,毕竟我这边货价是有要求的,市面上的货价不允许低于某个水平的。”

    理论上讲,对于商人而言这就是一个赚多赚少的问题,同样反过来思考的话,一直走这边渠道的家伙,肯定是欠收拾了。

    “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查一查票,其实要是能查出来到底是那些人从这些家伙手上买东西的,当然这种就不太准确了,果然兑票的流通环节还是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吗?”陈曦叹了口气说道。

    说实话,兑票变成现在这个情况,其实有很大的原因在于省事,如果按照正统的那种,每一次兑换之后,新的票据都需要到本地钱庄更换为符合本人,或本集团的票据,那陈曦连过程都能查出来。

    只不过以前嫌费事,外加不太利于票据的流通,只要求每次交易人员进行签字和加盖印信。

    一般来讲这样流通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人拿着这张票据去找钱庄换一张新的,因为加盖印信的地方已经不能继续加盖了,所以换张新的就是了,不过一般情况下,也没人使用这么大额的货币,基本只是作为商业中介流通。

    故而一张兑票平均能在市场上飘小半年,当然换成江陵,泰山这些地方,基本上兑票就是来回转手,不过这等交易城,已经进化到并不怎么需要兑票的程度了,因为钱庄的人就在旁边,中间过程直接消除,最后出示票据就行了。

    “这倒是我的一个疏漏,回头我看看兑票的流通和回收间隔,算一算平均时间,调整一下。”陈曦很自然的承认自己的错误,早期的兑票确实是从某种程度上在刺激货币的流通,但现在陈曦需要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毕竟管理货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还是非常重要的。

    总不能什么都依靠道德吧,虽说理论上来讲,道德的提升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然而道德的提升实在是过于艰难了。

    就跟所谓的消灭资本主义一样,理论上来讲,消灭资本主义,最核心的一点在于消灭所谓的稀缺性,资本的存在,本质上就是稀缺性的存在导致的分配不平稳。

    理论上来讲只要消除了稀缺性,生产资料大爆发,人类就能进入所谓的大同社会。

    可实际上消灭稀缺性问题,不是制度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因为稀缺性是随着制度的发展而逐渐的变化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