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高门大户可是真的不拿底层百姓当人看的。

    然而出了国之后,管你什么高门大户,全部被掰正了,用句过分的话就是,这些百姓至少是自己人啊,用自己人总比用外人安心啊。

    再加上人口缺失,别说是本土百姓了,就算是安息青壮,也是很重要的资产,没人建什么国,又不是亡灵法师。

    这种变化让各大世家都肝痛,早知道有这么一出,当年黄巾之乱,皇甫嵩逮住了十几万黄巾,老子和其他家族凑一凑,将这经历过战争,见过血的家伙全部买回来,貌似也花不了多少钱啊。

    可惜这世间就没有后悔药,当时就皇甫嵩那个吝啬劲儿,一个黄巾士卒,世家出一百文,皇甫嵩都敢转手给你卖个十几万,要是粮草物资没问题,有几个会在打赢之后大规模杀俘?

    这种现实性的问题,让各大世家回望当初都有一种老子当年嗑错药了的感觉,早知道后面有这么一遭,早知道这都是自家的根基,当年绝对不应该袖手旁观,现在心疼的要死。

    “收拾收拾,别让这群贼匪逃窜了,受伤的让人上点酒精消消毒,别让这群人死了。”杨琦看了看周围哀嚎的贼匪,叹了口气下令道。

    真的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搁二十年前,别说这些贼匪既不是本土百姓,又属于贼匪,就算他们是因为饥荒而完蛋的汉室百姓,这些高门大户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仁慈。

    当年这些人的态度一贯是死就死吧,死了还能空出来一大片地方,让老夫搞到更多的佃户来耕作,大户人家怎么起来,靠的不就是荒年的时候给百姓放放贷,救救穷,收收田亩什么的吗?

    甚至说句过分的话,这些操作只要做得够好,不仅不会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敌视,还会有不少人感恩戴德。

    毕竟死掉的那些人是没办法从棺材里面爬出来骂这些“仁政”的。

    “统领,我们不追杀尼哈温他们吗?”一个看起来像是安息本地人的百夫长在战车停下之后,跃跃欲试的对着杨琦说道。

    杨琦瞟了一眼,“尼哈温那边就交给崔氏吧,那千把骑兵才是对方的主力,崔氏想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咱们端了营地就行了。”

    百夫长有些郁闷的挠了挠头,对于杨氏这个当地人是一点都不敌视的,毕竟也亏杨氏他们才能活下来,虽说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本地百姓有很多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