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的,宣传领域这种东西,还是自家占着比较好。

    总体而言,因为订的人多了,分摊了成本之后,油印本身就极低的成本再一次被摊薄,原本刘琰寻思着八成是赔本的买卖,居然每期还能赚不少钱,因而这门生意现在居然还有其他人做。

    毕竟油印这种东西被点出来之后就是,蜡板和油墨的问题了,而前者在开出蜜蜡之后,就剩油墨问题了,而对于中国古代人来说,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有的是人不断的研制,因而很快这东西就被搞出来了,毕竟相比于雕版,这个更便捷。

    之后不用多说,某家族也开了一个报社,居然还真有人买,刘琰都无语了,更糟心的是,这种报社不刊登国家大事,光搞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后面开始刊登各种神奇的小说。

    然而就这样居然都没有垮台,该说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太糟,还是该说其他的,顺带一说,明明识字率并不高,这种东西为什么都能卖出去那么多份,世家都是闷骚吗?

    总之从刘琰开了报社之后,各种玩意儿如同雨后春笋快速的生长了出来,貌似很快各地都有了这种东西,当然其中大多数搞不了多久就垮了,不过垮了之后,就会又有人接手继续搞,整个报业,可谓是群魔乱舞,不好还好,还有点底线……

    至少当前的报业没有广告,也没有什么虚假新闻,整体情况非常平稳,除了时常会因为不知道编写啥,然后出现一些三流的宫闱小说,其他的还算和谐,当然刘琰对于这些人极其鄙视,好好的报纸开写宫闱小说,你们还是不是人!

    陈曦这边对于这种事情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没人在这些东西上宣传某些反动思想,其他的他根本不管,至于敢宣传这种东西的,帝国主义专政铁拳,可和社会主义完全不一样,前者暴力的程度可以做到无节操,无下限,后者好歹还要脸。

    不过也亏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汉室百姓这边也算是对于当年汉室的强大的有了认知,毕竟从东欧平原,到中亚,从中亚到南亚,从南亚到中南半岛,从中南半岛到东南亚,汉室不是在开战,就是在开战的路上,而起全程汉室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这种远征万里之遥,依旧占据优势的情况,汉室百姓还能不知道汉室的强横,再加上陈曦对内管理好四时节气,百姓有吃有穿,也就有了闲时间关注这种事情了,之后陡然发现原来国家已经这么强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