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就开始了窃窃私语。

    “开科取士吗?”刘桐看了一眼刘备,又看了一眼曹操,这件事如果按照流程来说应该是曹操递奏折,不过现在汉室这个情况,不管是刘备递,还是曹操递,还真没有什么区别。

    “是的,现在各地官员多有空缺,察举制推荐的过慢,直接开科取士填补一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环节各地运转的压力。”刘备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什么时候开考,试题怎么出还未有商议,只是我一时思及此事,前来奏报。”

    “什么时候开考,时间的选择可以交给太常来处理,选一个适合的好日子就可以了,试题,三公九卿,诸部尚书将这几年遇到的麻烦事整合整合作为试题,正好看看适合不适合。”刘桐虽说不怎么干活,但并不代表这家伙没脑子,相反这家伙的智力还是靠谱的。

    “这般是不是有些仓促?”老太常赵岐皱了皱眉迈步而出询问道,“以此为例的话,六月至九月可能就要科考,现在就算是道路畅通,从辽东苦寒之地,百越蛮荒之处赶过来也需要不少的时间。”

    赵岐做事相对更为公平,而且未有小视辽东以北,百越以南,只是言及此事,颇有些头痛。

    “可以在各地先行预考,通过者由各地直接沿官道送过来,这点事情各地还是能做到的,每年上计的时候不也是如此。”陈曦起身开口说道,“这样也就需要所有的考生前来长安了。”

    “不妥。”刘桐还没开口,赵岐就先否定了陈曦的计划,“首先若是交由各地预科,那么身在他州游学的学子该在哪里考?回原籍,还是就地开考,如果回原籍时间仓促,如果就地开考,合适吗?”

    陈曦嘴角抽搐,不愧是九十岁的人精,返聘回来当太常实在是太糟心了,别的不说这经验就不是说笑的。

    还合适吗?当然不合适了,连陈曦都知道不合适,一旦可以到处跑着考试,水平中等的很有可能偷奸耍滑去水平低的地方去考,最简单的就是在青徐一般的考生去百越和辽东说不定能排到前几。

    而一旦外乡人占据了本地的前十,而且外乡人的水平在他们原籍排不到前十,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可同样如果各回各区的话,时间上就有些颇为仓促了。

    “一刀切,全国统一试题。”贾诩突然从座位上起身说道,“各地试题一样,原籍和非原籍问题就不再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