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都不会混的太差,当时荆州和诸葛家关系不错的庞德公就留在了孙策治下,选择了庞统,而黄家则搬迁到了北方,选择了诸葛亮。

    反倒是诸葛玄窝了一肚子火,觉得好啊,你们两个混蛋,我供你们吃,供你们喝,努力的将你们培养出来,现在混出来了,你们就不知道给句话吗?

    实际上诸葛瑾当时就在孙策麾下,还给什么话啊,诸葛瑾当时已经混到孙策麾下前十的位置了,诸葛家蹲原地不动自然有人罩,而当时刚拿下荆州,诸葛瑾都忙的脚不点地了,打算收拾完再来个衣锦还乡什么的,然而还没等诸葛瑾作完,诸葛家就跑了。

    至于诸葛亮,那就更不用说什么了,诸葛亮当初走的时候,诸葛瑾就说好了,他来承担责任,给诸葛亮自由,自然在没有超出诸葛瑾能力范围之前,诸葛亮是不能出手的。

    于是诸葛家又跑了,这次跑川蜀去了,而且诸葛家发誓,我们这次要培养一个比前面两个更强的族子,没错,就是你了诸葛诞!

    总之诸葛家跑益州之后,直接闭门谢客,极其低调,集中全家资源培养诸葛家第三个看起来超级有天赋的孩子。

    这里需要说一下,诸葛家别的资源不多,但是诸葛家的典籍传承很完整,使劲砸资源,然后像是培养嫡子一样培养诸葛诞,很快这两年诸葛诞就像模像样了,甚至表现得比当初诸葛亮同龄的时候还要夸张,自然这在诸葛家其他人看来这就是优秀的象征。

    实际上怎么说呢,诸葛诞这一世,诸葛家下得本钱确实厚实,教育也比历史同时期到位,但资质的上限决定了这货无论如何都比不了诸葛亮,现在虽说看起来比诸葛亮当年同期还要惊艳。

    更多是因为诸葛亮当年在这个年龄段就知道韬光养晦,不过诸葛诞也不差,这一世诸葛家这么下本钱,虽说因为资质的原因养不出来第二个诸葛亮,但是努力努力诸葛瑾这个水平还是能达到的。

    袁达等人在川蜀的时候见到了诸葛玄,诸葛家要说没落的话也算不算,诸葛亮的父亲,叔父放在后世也属于市级一把手,虽说没有袁家这种拽,但当年诸葛家也不是没有阔过。

    自然两家有那么点交集,尤其是这两年诸葛亮和诸葛瑾都已经上台了,双方的表现都属于同辈佼佼者,而且还是亲兄弟齐上阵那种,可以说当前其他家族能比的也就司马家亲兄弟,和荀家亲兄弟这种了,其他的都比不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