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的。

    反正就算再有问题,大不了法正承认自己菜,当场要人帮忙,总比到最后也搞不出来一个实用的制度好。

    自然这么一个直接就是全覆盖了之前所有军制的粮饷俸禄福利的方案被法正直接甩到了政务厅上,然后召集所有人开始讨论。

    最后这个方案出乎意料的从陈曦这边得以通过,毕竟核对了法正的数据之后,陈曦基本确定,除了武器铠甲这些固定资产,养一个普通的精锐士卒的年花销也才一万五千五铢钱。

    哪怕是算上战损比率之后的抚恤,这个数字也才上升到两万不到而已,按照这个水平,养百万大军算抚恤,外带各种福利,以及后期退伍后的安置补贴,一年两百五十亿五铢钱挡死。

    实际上,真要说的话,那一刻陈曦想到的其实不是花销,而是保险,他这边有准确的阵亡率的比率,算好了,往上加一加,然后弄个保险业,恐怕还能挂着国家福利的名义,往死了抢钱。

    不过这种事情想想就算了,真干了,以陈曦现在这种背靠国家的做法,貌似有些流氓,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个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赚钱机会,不过在没人发现之前,陈曦不打算搞保险。

    背靠国家,而且以现在陈曦花费了十年树立起来的相当完善的国家信誉去搞保险,暴利什么的都是往小了说,实打实的印钞机,反正以现在的五铢钱制钱水平,印钱都没有这个抢钱快。

    至于说二百五十亿这个,又不是一次性发,分十二个月在流转,其实压力并不是很大,毕竟汉朝巅峰期都有接近这个数额的税收,等统一之后,陈曦将该开发的开发,将该释放的释放,一千亿钱的财政收入,以及其他未计算的实体收入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而法正原本抱着这波绝对通过不了,到时候撒泼打滚找人帮忙的想法,还没有施展出来,陈曦就通过了法正的计划,毕竟汉家也不可能一直保持着这样规模的大军。

    以后这个额度可能会掉到两百亿钱以下,按照军费是GDP的百分之三,是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来看的话,其实挺合理的,一千亿的百分之二十,两百亿,毫无问题。

    更何况想想当年汉武帝的时候,对外征战的投入其实差不多也有百亿钱左右,虽说为此被称之为穷兵黩武,但真要说,古典军国主义国家巅峰期都能承受这份支出的一半,陈曦当然可以毫无问题的继续维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