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马呢?有战马,应该有驮马吧,买不起战马,好歹让我们买点驮马,再怎么说驮马拉车也能快点,能快点是点,更何况有六万战马,那驽马至少有一倍。”袁术翻了翻,没看到驮马,抬头询问道。

    “没吗?”陈曦挠了挠头,“我记得在……”

    “找到了,我去,这么便宜,给我来个三万匹。”陈曦还没说地方,袁术已经找到了,看了一下价格,深觉这价格良心,感觉还是直接从陈曦这边买物资靠谱,比奉高大宗商品挂牌价还靠谱。

    “哈?”陈曦挠了挠头,“一匹八千钱,唔,也确实是良心价了。”

    “八千,不是五千至六千吗?”袁术指着物资后面注明的单价说道,抬头一脸狐疑的看着陈曦询问道。

    “……”陈曦头皮发麻,什么时候,谁给这玩意上添的价格,虽说因为大牧场,五千钱也能赚点,但是要不要这么实诚。

    “咳咳咳,那个价格有问题。”陈曦黑着脸说道。

    陈曦终于想起来这玩意是怎么回事了,储备物资的存在意义本身有一部分在于稳定国内物价。

    毕竟陈曦准备平准国内物价,至少各地区内部物价不允许狂飙,因而贾诩在收集了各地区商品的物价之后,在给陈曦送过来这一册的时候就标注了国有后这些物资的可接受价格。

    也就是国家以什么价格出售,能维持这一条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并且也能保证上下游的稳定,还能保有具备部分的产出。

    也就是说这个价格基本上就是参考的可接受底价,再上扬百分之二十,差不多就是陈曦搞得物价了,至于说贵,说实话,陈曦这边的价格不涨个百分之二十,那些私人搞养殖和手工业的大概要玩完了。

    陈曦将场子搞得那么大,甚至将产业链从开头直接吃到结尾,吃了上家,吃下家,为的不就是打压成本吗?自然价格低的可以。

    同样也因此,陈曦手上的价格表看起来就有些便宜的堪称诡异了,比市面上便宜百分之二十那几乎是比比皆是。

    甚至某些物资因为规模化,集中化,价格之底,嗯,怎么呢,要不是陈曦不想让搞这些的人变成时代的眼泪,就能跟当年拍死盐价一样,直接砍倒当初的十分之一。

    不过价格被国家完成这样,陈曦有时候也觉得,除了让曾经搞这些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