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颌还是能分清的,因而他虽说向孙策申请来到淮水驻扎,但是却并没有想过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从这一方面说的话,孙策的个人魅力,以及天生的直觉确实很靠谱,至少他比周瑜更能理解张颌的心态,想为袁绍复仇,但袁谭都放下了仇恨,以家国为重,张颌又岂能分不清。

    只是听到了关羽,黄忠出现,张颌内心就会躁动起来,更何况对于张颌来说,强大无匹的关羽和黄忠才能真正刺激他变强的心。

    毕竟一个在数年前尚且未登临内气离体的武将,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快要达到中原武将正着数了,这就相当可怕了,虽说仇恨什么的不是什么好情绪,但是变强了就好。

    因而张颌来到淮水边之后,每天也没做过什么多余的事情,就带着他的重骑兵在河对面来回压马路,在关羽营寨对面的空地上来回的跑马,也没去挑衅关羽,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带着骑兵冲,绕着大圈冲。

    一开始那两天关羽这边的将帅还不觉得一群骑兵来回跑马绕圈有什么了不起的。

    更何况张颌的骑兵跑的也不算是太快,气势也说不上狂野威猛,拿的也只是普通的长枪,一干将校也就没在乎,南方就这样,弓箭手溜溜的,骑兵什么的,这个水平已经对得起南方出身了。

    你光想想,周瑜将成年滇马当作未成年的小马,差不多就应该知道骑兵什么对于南方来说实在是神奇的不行不行的,自然也就没有太多人关注张颌的骑兵了。

    反正没有北方三大骑兵的水平,关羽军团的将校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有北方三大骑兵的水平,那真就要命了,北方那三大骑兵,不是战斗力突破天际,就是战斗方式刷破底线。

    因此关羽军团不少人都隔着淮河看到了对面的骑兵,但都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杜远在淮水那里放水,以内气离体的眼力无意间瞟到河对面从自己正面过去的骑兵,才看清了对方的状态。

    那一刻杜远的毛都炸了,以他的眼力,清楚的看到了对面士卒身上穿的那和大拇指宽度一样厚的板甲,这才骤然发现不对,这些士卒居然不是突骑兵,而是重骑兵!

    虽说杜远这票子人也参与了北疆之战,也见到了张颌的重骑兵,但是张颌的重骑兵不知道该说是命好,还是命背,跟匈奴军魂遭遇了三次,一共就不到三千人,打到北疆决战的时候就剩不到一千人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