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方这路人马之中存在我们要找的人。”许攸打断了荀谌的话。

    说来许攸并不是傻瓜,他最多算是贪财,但是智商上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这几天下来,他也已经做出了判断,北匈奴的智者就在前线,而且对于北匈奴有极高的掌控力。

    加之北匈奴接连数次出击,那些王都表现都相当得当,这也就意味着那位前线的智者对于那些匈奴之中的王都具有极高的统治力,如此推断下来,对方的身份呼之欲出。

    虽说没有明确的情报确定对方的身份就是单于,但是鉴于汉朝这种具有完整制度的帝国,优秀的谋臣都未必能指挥动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将,而且就算是指挥得了,也阻止不了那些将领做一些意外的举动,而很明显北匈奴这边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也即是说那个操控北匈奴的谋臣必然是位高权重,而连具有继承权的日逐王等人都如此信服,那恐怕只能是单于了,就算以前不是单于,做到这一步,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单于了。

    基于此,当前的单于呼延储,不管是贾诩还是许攸其实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首先有一条那就是,作为单于的呼延储,有绝对的威望能压住所有人。

    也正是因为有这一条,不管是许攸还是其他的谋臣其实都已经猜测出来,东归南下这件事必然是身为单于的呼延储认同的。

    如此这般条件下,不管是许攸还是其他称得上一流以上的谋臣其实都已经明白,如果不是呼延储有毁灭北匈奴传承的背板北匈奴一族的想法,那么呼延储不说是率领本族全身而退,至少也有保证北匈奴香火不绝的绝对把握。

    否则的话,呼延储不可能和汉室动手,因为任何一个一流以上的谋臣都能看出来,汉匈双方的绝对实力差距。

    就算呼延储操控北匈奴整合了整个草原,然后不惜用出天魔解体之法,透支整个草原的潜力,拉出来五十万大军,实际上这么多人就算只有曹操一路北上,硬拖着,也能靠国力拖死北匈奴。

    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明明几乎整个天下有点能力的诸侯和家族都出手了,而且呼延储也看出了形势,但是对方不仅仅不退,反倒还有僵持的意思。

    这么一来,时间稍微长一点,其实不少人已经明白,呼延储已经有些骑虎难下了,只不过包括和呼延储照面过的贾诩都没有办法保证对方是预料到了现在得情况,还是形势如-->>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