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回事?”

    “高丽国的税关怎么给契丹人啊?”

    殿中马上就有大臣议论起来了。武好古开出的条件太奇怪了,高丽国的税关和大宋有毛关系?怎么能拿去给契丹人?

    武好古笑着:“陛下还记得界河市舶司曾经卖过一批兵器给高丽人吗?”

    赵佶想了想,那是卖给高丽人的?难道不是白送给他们的吗?

    武好古道:“那批兵器价值不菲,高丽人手头拮据,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就给了咱们一部分钱和货,然后又给了咱们两个高丽国的税关,分别是高丽的海州关和釜山关,让咱们自己收取15年的关税。”

    赵佶一听就笑了,“武大郎,你可是让高丽人给坑了……人家的税关给你管,你就能收税了?”

    武好古连连点头,“陛下圣名……市舶司的确收不到几个税,是做亏了。在高丽国做买卖的人都有后台,谁都敢逃税,真是亏大了。所以臣就想着,干脆把这两个税关给契丹人,他们一定有办法可以收税的。”

    你这是要把高丽人往死里坑?赵佶心说:武好古一定是在高丽做买卖亏了,所以想了这个招报复人家吧?

    高丽人不讲道理,换成契丹人去,那可就更不讲道理了!高丽人敢怼武好古这个奸商,可不敢违逆契丹人。毕竟他们刚刚让几百个生女真人好一顿暴打,不大可能再对抗契丹人了。要那样就直接奔着亡国灭族去了!

    “武卿,”赵佶皱眉问,“如果让契丹人接管了高丽的税关,会不会趁机控制高丽国?”

    当然不会了!

    武好古不会真的把税关交给契丹人的……其实也交不了,因为契丹不会收税!大辽国内自己的税都是汉人帮着收的,契丹人怎么接管高丽国的税收?

    这事儿武好古早盘算好了,税关名义上转给契丹人抵充界河商市的“加税”(契丹人想加界河市舶司的税),然后再让马植出面花点钱承包下来——实际上还是界河商市的人去管事。不过就是披了一张大契丹的虎皮!

    当然了,武好古也不会往死了压榨高丽人。他是很讲道理的儒商,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奸商,他只是想在海州(高丽海州)关和釜山关的基础上搞两个商市,作为界河商市的分号。

    这样就能更加方便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