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那么一些恩义了……宋人可是非常尊师重道的!

    在武好古回到开封府城西武家大宅的当晚,他的大弟子米友仁和三弟子张择端就赶来拜见了。

    米友仁这些日子也在用功读书,还和纪忆一块儿考了国子监别头试——他现在也授了官,不能再享受国子监生的免解待遇,必须要考别头试(锁厅试)了。

    “可中举了?”

    武好古一见到米友仁就问他有没有中举的事儿。

    “中了。”米友仁摇摇头道,“别头试考了个第十二名。”

    开封府的别头试比发解试当然要容易一些,不过和别的地方的别头试是不能比的。因为在开封府考别头试(锁厅试)的人太多,因此竞争也蛮激烈的。米友仁能考个第十二名也不容易了,不过不一定稳中进士——在武好古的印象中,历史上的米友仁并不是进士出身。

    不过话说回来,武好古现在并不希望米友仁高中。因为米友仁一旦高中,就不会为武好古所用了。

    所以还不如落第,这样武好古就能把他拉去界河市舶司做官,有了这个好学生帮衬,界河市舶司的差遣就能做到最好了。

    另外,武好古还打算在米友仁“落榜后”把自己的人体写生绝技也传授给他。然后再给他谋一个出使放洋的机会……

    “纪忆之呢?”武好古又问,“他也考了别头试吧?”

    “考了,第一名。”米友仁说,“今科显然是必中了。”

    纪忆的学问可比米友仁好多了,他虽然是商人出身,但却是个用功读书的“种子”,不像米友仁花了太多的精力在书法、绘画之上。

    “元晖,你也得好好考,”武好古笑道,“若是中了进士,将来总有荐跻两府的日子。”

    米友仁苦苦一笑:“老师,若是不中,你可得给我在界河市舶司谋个差遣。”

    “必中,必中!”武好古摇摇头,“还没考呢,不可说这样的话,更不可以存着这样的心思。”

    “老师教训的是。”

    嘴里这么说,米友仁心里面知道武好古一定会在界河市舶司给自己留个职位的。

    武好古点点头道:“元晖,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家去用功吧。你不像那些寒门子弟可以一考一辈子,科举对你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