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和大宋沿海各地,对挂着万符旗的大周商船团展开了全面的“私掠作战”。

    而大周共和国的海军随稍后加入了作战,派出舰队进驻安东行省管辖的中山岛(琉球群岛),为往来中山的周国商船护航。

    同时又出动陆战队,对台湾和明州沿海岛屿上的宋国商人的据点展开了攻击。

    随后大宋朝廷的水师和海商战船队也展开了反击。

    他们的战舰虽然比大周海军落后一代,目前只有类似“真理”级的硬帆炮舰,没有“北洋”级这样的软帆战列舰。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一是占有漫长的海岸线,而且又卡在大周——南洋航线的必经之路上面!

    在宋周海上战争爆发后,大周共和国的商船队只能走“天津——旅顺——高丽——日本——中山(琉球群岛)——安南行省——安会(后世的岘港,目前由占婆特许商会统治)——旧港”这条路线南下。

    不仅不方便,而且还错过了宋朝东南沿海的贸易点,处于不大有利的境地。

    二是拥有瓜洲市(扬州)、丹徒市(润州)、上海市(秀州)、仁和市(杭州)、定海市(明州)、刺桐市(泉州)、侯官市(福州)、番禹市(广州)、海康市(雷州)等九大沿海商市的支持。

    这九大商市都是自治商市,是奸相纪忆主导的一万万缗大借款的产物!

    在九大自治商市中掌权的都是海商,虽然九大商市大多依托丝绸、瓷器产业而建立。但是真正拥有大量流动资金,可以借给朝廷的还是海商。

    所以一万万大借款的大头是他们给的。而根据纪忆生前制定的规则,商市的话语权(议事会席位)和购买大宋战争公债的数目挂钩。

    所以除了不靠海的“利国市”、“吴江市”、“会稽市”之外,所有的沿海港口商市都被海商掌握。

    因此沿海九大商市在宋周海战爆发后,全都站在了大宋海商、水师一边。使得大宋海商战船和水师战船有了充足的后勤以及人员供应,可以组织更多的战船队和雇佣兵队。

    相比之下,周国的海商数量本来就少(人口也少,港口城市更少),海军也算不上庞大。所以就陷入了以寡敌众的局面之中了。

    当然了,周国这边数量是少,但是质量却是很高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