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饷也充足。从东南八州借贷来的一万万缗,现在已经陆续运抵开封府和襄阳府了。开封府这边到了2000余万,已经足够了。

    将武学宫的生员系数补充进去后,军官也足够了。100个营的兵马,补了约2000多个武官。足可以保证一营有20个武官带着,行军是没有问题的。

    马匹也足够用了,牟驮岗的天驷监马场存有两万多匹御马,其中不乏天津良马。”

    “好好好!”赵佶连连点头,“还要多征集一点大车,四轮的,两轮的都要!宫中有许多财货要运送,殿前军和官员也要跟着走。”

    老禁军虽然基本被裁撤一空了,但是护卫宫廷的殿前司诸军还是得到了保留——他们是替赵佶看家护院的保安兼充门面的仪仗队,总是需要的。

    “另外,”赵佶接着吩咐,“太府寺、户部,以及开封府的其余官仓中还有多少财帛?”

    纪忆马上出班奏道:“回禀陛下,太府寺、户部、大宋银行开封分行,以及开封府所属的各个官仓中,尚存金银铜钱绢帛,折钱不下4000万。”

    “统统运去襄阳!”赵佶马上吩咐。“一文钱也不留给东贼!”

    “已经在安排运输了。”纪忆道,“如果必须离京时还来不及完全运走,就用纲船运去徐州存放。”

    “不,不必运去徐州。”赵佶道,“运不走的就发给随行的将士和官员。

    不,现在就发犒赏,从优从厚!”

    现在正是人心最慌张的时候!发点钱收买一下,就能多几分安泰。

    赵佶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现在的事情已经不是钱能摆平的了。

    因为开封府城内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大宋急需一场彻底的变法图强!

    就在琼林宫中的赵佶忙着布置总退却的时候,一群儒服举子,有几个看着还有点寒酸,神情严肃,沿着万胜门内大街缓缓向前,直奔琼林宫的宣德门而去。

    当先一人,二十七八年纪,目如朗星,美髯飘飘,身材飞扬。温文之中自有一种阳刚雄健之气。

    正是复兴君子之一的抚州举子欧阳澈。

    因为陈东早就是朝臣级别的官人了,自然不能参加公车上书。所以这一次公车上书的领袖,就变成了几个著名的复兴党举子。其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