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入城驻扎在万胜门附近,也就是被当成卫戍天子的亲兵使用了。

    4000昭义兵在内,城外则有两万多人的开封新军。内外相制,应该可以确保开封府暂时的安全。

    “岳卿抬起头来,让朕看看。”赵佶早就听说过韩肖胄麾下有一员猛将名叫岳和。在辽宋战争和之后的河东拉锯战(大宋和辽国议和,但是昭义军、府麟军仍然支持河东豪强反辽,双方在多山的河东长期拉锯)中表现不俗,身历数十战,每每身先士卒,但是从无胜绩……

    常败将军啊!想来是非常可靠的!

    岳和闻言,连忙挺起身姿,立在殿上。赵佶看着轻轻点头,果然是一条好汉啊!膀大腰圆,面目忠厚,还留着几缕长髯,看上去还非常年轻。

    “岳卿,年岁几何?”赵佶温言问。

    “臣今年刚满三十岁。”

    “三十岁就当上了一军之将,不错,不错。”赵佶又问,“可有子嗣?”

    “有二子。”岳和道,“长子名飞,次子名翻,都在相州读书。”

    “可荫官否?”

    岳和脸颊一红,“臣从军多年,却无寸功,所以不得封妻荫子。”

    封妻荫子得有功劳啊,岳和总打败仗,上哪儿立功去?

    “授岳飞为承信吧。”赵佶道,“明年便让他入武学读书,将来也做个和你一样的大将(常败大将军)。”

    承信就是承信郎,是最小的武官(有官身)。宋朝在政和二年时改易了武阶官的官名,三班借职被改成了承信郎。

    现在岳飞早了十一年就入仕做官,而且还是个将门子,还有老爸拉扯起来的4000部署,起点可高了不止一截,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当一个和他爸爸一样的常败将军?

    给岳飞赏了个官后,赵佶还给岳和赐了宅邸、钱物,才让他告退。

    有个忠厚老实的常败将军保护自己,赵佶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笑着对殿中的重臣道:“有4000昭义兵在京,总是能安稳一些了。现在可以处置武好文了吧?张克公,他在御史台狱中如何?没有受苦吧?”

    “回禀陛下,”御史中丞张克公出班道,“武好文在狱中和在家中并无太大分别,现在一切都好。”

    没有分别?赵佶心说:难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