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

    另外,由大公鼎和高永昌控制的耀州兵也有可能造辽国的反。所以是大有可为的,至少可以一步步蚕食苏州、复州、宁州和镇海府的地盘。”

    所谓的苏州关外地盘,就是大连地峡以南的地盘。早年辽国在狭窄的大连地峡修建了长度仅12里的镇东关长城,用来防御宋军的跨海进攻。不过一百多年来连宋军的影子都没看见,早就废弛了。后来马植又在镇东关外办了个苏州商市,并没有赚到什么钱,不过却修建了不错的港口,方便了武好古派出的呼延庆和王牟率军登陆。

    现在镇东关长城和关外之地都在武好古手中,不过苏州城却还在辽军手中。但是有了镇东关长城和关外之地作为据点,武好古的军队完全可以不断北进,蚕食辽东半岛的地盘。

    和贫瘠且运输不变的云中、中京道地盘相比,沿海的辽东半岛不仅交通方便,而且有天津市和燕京府城所需要的木材、粮食、毛皮、药材、铁矿石、石灰石(可以用来生产泥灰)等大宗原材料。

    而且苏州商市还拥有不冻港,对于很可能会失去京东商市的武好古而言,是相当不错的“副基地”所在。

    “好!”武好古抹着胡须,“先生所言甚好,辽东便是我等下一步要大展拳脚的地方了。”

    他忽然苦笑了一下,“不过在这之前,咱们还得议一议该怎么应付朝廷,该怎么理顺咱们内部的一大摊子事情。

    现在可不能和朝廷翻脸,要不然就是两线开战,四面受敌了!

    至于咱们内部,更加得好好理一理,过去咱们有市舶司、有商市、有宣抚司,也有一点兵马舰船,但是这个方面都是自成体系,并没有聚拢到一起。但是现在开始就不同了,咱们必须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而且还有一套制度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权责和利益。

    理顺了,咱们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如果理不顺,就该要内耗了。至于怎么样才能理顺,我也不能一言而决,也没这个本事。所以就拜托诸位一起想想,如果不行,就多找些人,多议论几回。总能有办法的!

    反正现在天寒地冻的,也不是用兵打仗的时候,正好议事。只要在明年春暖前议论出个结果就行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

    “陛下,臣所议之事,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大宋啊!”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