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乱的双重打击之下,黑暗时代降临。这段历史给人类留下的记录不多,但可以看做是地球文明的第一次交流。

    交流永远是包括血腥和贸易两种,显然第一次交流没有贸易,只有血腥。

    等到这些只存在书里真假难辨的史诗时代结束之后,就真正进入历史的时代了。在漫长的融合之后,也就是人类文明思想历史上最璀璨的时代,人类终于开始思考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苏格拉底,孔子,释迦摩尼,还有犹太先知都开始大放异彩,开始就当地的文化进行总结和创新,为后世的思想打下基石。

    但同时也要看到作为最古老文明的埃及已经衰落,很快他们就要成为不断被征服的对象。在思想大方光彩的时代中,没人会在乎失败者。

    想要文明能够传承下去,那就只能成为胜利者,这是有且只有一条的独木桥。

    人类的主要思想都建立在两千多年轴心时代的基础上,当然后来人类又走出了一条科技之路,但科技提升了物质,并不能抚慰人类的心灵。人类想要领悟心灵的力量还是要从古代思想中获取力量。

    直到现在,第一代文明戛然而止,杜兰不希望第二代文明还走第一代文明的老路。但他如果想把第二代文明带到歪路上去,首先就要克服‘鸡淘汰原理’。

    所谓鸡淘汰就庞大基数的鸡群里会有体力独行的鸡出生,比如不怕黄鼠狼的鸡,不怕老鹰的鸡,甚至还会有飞鸡,但这些特立独行的鸡都会被自然淘汰。而留下来的就是会生蛋,能长肉的普通鸡。

    这是自然演化的优胜劣汰么?显然不太像,因为特立独行的鸡更有潜力,却还是被淘汰了,更像是劣币驱逐良币。

    这点也存在于其他自然群体之中,特别是食草动物中,比如斑马,斑马都是盲从的,一旦看到有风吹草动,所有的斑马群都会逃跑,如果有一只斑马特立独行地表示草动不代表是有食肉动物,所以他偏偏不走,那么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然是宝贵的,可是它被狮子吃掉的风险也是最大的。所以独立思考的斑马都被吃了,而盲从的斑马活下来了。

    上升到人也是如此,远古人类没有掌握石器,还是猴子的时候,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猴子也已经被吃掉了。所以后代人类都是盲从的猴子的后代。

    所以鸡淘汰原理,就是在说群体弱小的时候是不可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