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方一人拽一个,想把高扬和蓝盾拽回来。

    被十三号抓住肩头后,高扬大声道:“别动!”

    侧躺在地上的高扬往起一坐,坐着对他刚刚开过一枪的南侧射击孔又开了一枪。

    不是第一枪没打中目标,而是击毙了机枪手之后,还有副射手的,高扬要打就等着把第二个一起打掉,否则的话,副射手操作机枪,还是有极大的威胁。

    完成了第二次的射击后,高扬重新侧躺了下来,大声道:“拽我回去。”

    十三号拽着高扬回到了安全位置,等着被十三号松开之后,高扬立刻从地上跳起,然后再次闪身出去,猫着腰,对着北侧的机枪阵地又开了一枪,将北侧的机枪副射手也击毙在掩体里。

    为什么本来是要先打南边的机枪阵地,但是和蓝盾说了几句话高扬又要去先打北侧的机枪阵地呢?

    肯定是有原因的。

    南侧的机枪打出的曳光弹发红光,北侧的曳光弹发绿光,而蓝盾的防弹盾牌能抵抗7.62毫米NATO弹的威力,这就决定了高扬只能先打北侧的机枪。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夜光弹上使用的发光剂主要成分是锶,锶发红光,所以北约使用的曳光弹就是红光。

    苏俄的曳光弹使用的发光剂主要成分是钡,而钡燃烧发绿,黄,白等颜色,但是俄罗斯的曳光弹就是呈现绿色。

    跟着格罗廖夫这个机枪手混了这么久,高扬要是还分不出机枪弹的区别来,那还像话嘛。

    所以一看两边机枪打的颜色不同,高扬就知道南边用的是NATO弹,再一听子弹的呼啸声,就知道是7.62毫米而不是12.7毫米或者5.56毫米的,而北边打来的曳光弹是绿色的,不用说,俄国弹,再加上PKM那独特的枪声,不用猜,错不了是7.62x54毫米R弹。

    盾牌能挡住南边来的子弹,北边来的子弹威力大些,高扬当然就得让蓝盾防护他身后了,先把北边的机枪阵地敲掉,这就是他为什么改变射击顺序的原因了。

    四枪打过,两个机枪阵地哑火,高扬大吼道:“上!上!上!”

    高扬没有亲自去救人,他急需监视北侧的机枪阵地,以防那里还有人会出现。

    南边的机枪阵地也得急需监视,掩体里有三个人甚至更多人都正常,必须防止里面有人会重新控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