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山君坐那儿的时候,余勉都要担心对方什么时候就会抠脚。

    至于眼前这位落魄山的年轻剑仙,当然也会让余勉记忆鲜明。

    余勉是个极心细的女子,她方才一眼就发现了那双针线细密的布鞋。

    最后一桌,当然就是双方子女刚刚喜结连理的两家姻亲了。双方都是大骊京城的官宦人家,官当得都不大,不过都是科甲正途的清流出身,但是如今有资格参与早朝的,其实就只有一个,边文茂。

    人人屏气凝神,没谁敢窃窃私语。

    一双大婚新人,激动得脸色涨红,做梦一般。

    林守一作为唯一的外人,坐在同窗石嘉春身边。

    先前皇后余勉转头笑望向他们这边,伸手虚按两下,示意大家都坐下。

    等到所有人坐下后,结果边文茂发现皇后娘娘还在那边站着,他就想要站起身,只是刚抬起屁股,就觉得更加不妥,只得默默坐回。

    皇帝宋和开口道:“我一直有个疑惑,想要请教陈先生。”

    陈平安说道:“问就是了。”

    宋和问道:“好像陈先生在当年那些遭遇过后,对大骊朝廷的观感却并不差?”

    比如根据大骊谍报显示,陈平安在第二次远游途中,路过宝瓶洲中部的梳水国,与江湖武夫宋雨烧成为忘年交,双方面对那支万人骑军的大兵压境,大阵之中,手持槐木剑的少年曾自报名号,公然撂下一句“大骊陈平安在此!”

    陈平安拧转手腕,多出一只朱红酒葫芦,喝了口酒,再将养剑葫轻轻各方在膝盖上,“我第一次出远门,就是跟林守一他们去往大隋境内的山崖书院。从野夫关出境,进入当时还是大隋高氏藩属的黄庭国,返乡路线,还是从黄庭国入境,不过却走了条栈道,从牛栅栏入的关。当时风雪极大,期间远远遇见了一队边军斥候,其中一骑突出,是个年轻骑卒,当年大概最多也就二十出头吧,当年我不太理解为何那名骑卒,策马而至之时,会是一种毅然决然的眼神,我是后来才想明白的,这队精骑起先将我误认为敌国谍子了,而且可能会是个练气士,所以当时最正确的做法,是立即通知附近大骊铁骑的那些随军修士,而且这场风雪茫茫中的狭路相逢,双方极有可能瞬间分出生死。等到我自报身份,再递过去那份龙泉县衙颁发的通关文牒,勘验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