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已经被老人小心放好,打定主意要当一件传家宝收藏起来。

    姚仙之在昨天就死皮赖脸跟陈平安要了一幅字帖,奉若世间第一珍宝。今天少年也没多说什么,只说希望陈公子以后一定要来蜃景城。

    头戴帷帽的姚近之出人意料,竟然说要单独跟陈平安走上一段桃叶渡。

    姚仙之吹了一声口哨,给姚岭之一手肘打在腰部,疼得少年直冒冷汗。

    姚近之眼尖,看到了陈平安腰间那块玉牌,跟之前略有不同,翻了一面。

    在离开骑鹤城,到达桃叶渡之前,陈平安玉牌只以“祖师堂续香火”这一面示人。

    今天却是“太平山修真我”六字古篆。

    姚近之心思微动,深深望了眼这位从北晋国来到大泉京师的年轻人。

    她说了些客套寒暄的言语,并不出奇的内容,只是又让人觉得感情真挚,文火慢炖,尤为动人。

    不过陈平安领了情又不领情,此中味道,此间滋味,大概就只有两人各自心知肚明了。

    姚近之最后拉家常一般,与陈平安随口说起了姚氏这辈人姓名中“之”的由来,原来是早年有个云游边境的算命先生,不幸遭遇了一场兵荒马乱,被爷爷姚镇所救,便为姚家算了一卦,其中就提及姚氏祖辈当中,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之”字是那人的本命字,而且与姚镇的孙辈天生契合,只要人人有个之字,就可以沾一沾老祖宗的光,可以帮着藏风聚水,说不定就可以某个晚辈,靠着祖荫庇护,出息大到无法想象。姚镇也无多想,只当是一个好念想,便给姚近之这些孩子,在名字里都加了个“之”字,姚氏这一辈,二十几人,人人都有,别房旁支也不例外,姚镇并无偏心。

    其中又以姚镇身边这三姚,最出彩。

    陈平安听完之后,若有所悟。

    姚近之最后对陈平安施了一个万福,婀娜多姿。

    陈平安抱拳还礼,犹豫了一下,还是诚心诚意道:“近之姑娘,在蜃景城除了帮老将军出谋划策,提防各路小人之外,你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说一句冒犯的话,以后万一遇上了姚姑娘自以为过不去的坎,不妨问问老将军,由他来做决定,不用事事放在心头,独自承受。”

    姚近之破天荒摘了帷帽,嫣然一笑,却不言不语,只是望着陈平安。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