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人行进路线上,就会被他一脚踩烂头颅,或是一脚踩凹骑卒胸膛,模糊血肉和破碎甲胄搅在一起,惨不忍睹。

    天上掉下个人?

    中年剑修眼拦路之人,停下脚步,以一洲雅言笑问道:“是大泉刘氏的新供奉?”

    桐叶洲,山水多阻绝,按照那本神仙书记载,相较于宝瓶洲,更加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所以各国上层人士,往往精通桐叶洲雅言,尤其是礼部衙门官员,

    那魁梧武夫没好气道:“先生费这话做什么,直接宰了便是,不过是个七境以下的武夫,这般年轻的武学天才,杀起来更痛快。”

    剑修笑道:“凭空多了一条大鱼,不正合我意吗?”

    虽然剑修停下脚步与陈平安交谈,可是剑修的那把飞剑,悬停在姚家铁骑逃亡方向的最前边。

    这场追杀,除了先前两人合力偷袭,惊险斩杀掉姚家铁骑的那名随军修士,此后剑修一直就是驾驭飞剑,先杀最外围的姚家铁骑,率先突围之人先死,这就是他的游戏规矩。

    老人披挂甲胄与四周骑卒并无两样,应该都是大泉王朝的边军制式轻甲,他捂住腹部,指缝间皆是鲜血,虽然处境凄凉,可老人始终神色自若,并无半点颓丧怯懦。哪怕麾下精锐护着他,死伤惨重,大好儿郎,没有凯旋返乡,甚至没有轰轰烈烈战死边关,而是死于这种肮脏的庙堂党争中。

    老人眼眸深处有愧疚和哀伤,但是没有半点流露在脸上。

    戎马生涯数十载,见惯了生生死死,加上为将者慈不掌兵,这位权倾南方边境的老将军,镇定异常。

    剩下百余姚家铁骑,死死护住老人,并没有因为刺客的强大,便心生怯意。

    姚氏治军,法度森严。

    例如姚氏子弟,无论嫡庶,年少时就已弓马熟谙,十五岁之后,都要投军入伍,一律从底层斥候做起,姚氏男子,死于边关战事,不计其数。

    以至于姚氏寡妇的说法,传遍数国。

    陈平安没有转身望向那支骑军,而是问了老将军一个奇怪问题,“将军姓姚?祖上与宝瓶洲北边大骊王朝的姚氏,可有关系?”

    老人皱紧眉头,“大骊王朝?不曾听说。”

    老将军稍作犹豫,“不过我大泉姚氏先祖,的确来自宝瓶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