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换取“路引”,可惜始终辛苦寻他不见,照此说来,确实是字面意思上的“不共戴天”了。

    眼前陈平安走了一趟玉宣国,就已经大仇得报,她呢。人比人气死人,鬼比人,气死鬼吗。

    陈平安说道:“修道之人和剑修陈平安可以理解,崔瀺师弟和大骊新任国师不接受。”

    看了眼那位樱桃青衣一脉的萧朴。

    连一国刑部尚书都拒绝了,你要我当个县令?邀请劝说不成,还要觉得不识趣,不给面子。到底是谁脸大?

    一位女子鬼仙,萧朴还是出身樱桃青衣一脉的顶尖刺客,本该道心如铁,不动如山,不至于意志薄弱如一张纸,随风飘摇。

    萧朴默不作声。只因为刘师兄以心声提醒,她要是再口无遮拦,刘桃枝就要搬出总堂规矩了。

    其实还有两层原因,刘桃枝没有说出口。

    眼前这位满身道气浓厚到几近自成天地境界的年轻剑仙,不可谓不精神强健至极,故而阳气粹然,炎炎如火,与气相随,势若走水,上行于目而为睛。

    那么对鬼物而言,即便对方站着不动,就相当于一场问剑。他刘桃枝是仙人境,在道门养气一事下了苦功夫,可以淡然处之,萧朴只是玉璞境,就容易被陈平安的道气、心境牵着鼻子走。此时境地,颇为玄妙,鬼物萧朴见陈平安,如身不由己持镜对照,更玄妙所在,是“镜中人”的陈平安,似乎可以带动萧朴的心境,情难自禁,好似一副牵线傀儡。

    再就是萧朴是洗冤人当中,与陈平安纠缠最多的一个,没有之一。

    刘桃枝也好,秦不疑也罢,眼中所见陈平安,更多是年轻隐官,文圣弟子。所以见了面,可以清清爽爽,就事论事。

    唯独萧朴却不是如此,她见过很多陈平安年轻时候的人事,故而她最难心平气和。当然,陈平安如今也还是年轻的。

    不过刘桃枝相信陈平安已经想到这两个缘由了。说不说出口,没有差别。

    刘桃枝说道:“萧朴这一脉的魁首位置空悬已久,数百年来萧朴忙前忙后,足迹行遍三洲,尤其是那场大战之中,她主动去往桐叶洲,是为积攒外功,好补缺位置。樱桃青衣一脉,在秦不疑卸任之后,始终未能出现一位德行兼备、道功皆高的服众人物,约莫百年前,总堂替樱桃青衣新立一条规矩,功劳最高者就任魁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