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也是我认为的上策,那就是借助蒙古的力量扫平这分裂的天下,然后你再趁其没有完全消化各地方实力的时候揭竿而起,由我们这些人为内应,再加上那些国破家亡仇恨蒙古的人士相助,推翻蒙古,取而代之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这样一来,哪怕历史上,得国之正都莫过于你。”

    宋青书心中一动,中国历代皇帝中,得国之正莫过于朱元璋,一来是他出身绝对寒微,二是他驱除鞑虏恢复了中华,如果自己按照赵敏这种建议,还真有可能效仿他。

    “第二种呢?”

    “第二种的话,就是学曹操司马懿,嗯,还有杨坚、赵匡胤这种,借助蒙古入侵的危机,各国不得不仰仗你之际一步步成为最大的权臣,然后在实际成熟之时,篡夺人家的江山。”赵敏答道。

    宋青书听得眉头一皱:“我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岂可学曹操司马仲达父子般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赵敏直接翻了个白眼:“我呸,这些年你欺负的孤儿寡母还少了?远的不说,就说雅伦、海迷失怎么算?”

    宋青书一口茶被呛到,刚积累的气势顿时一泄而空。

    良久过后,宋青书沉声道:“想来想去,第一种对我个人虽好,但注定了生灵涂炭,也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城镇十室九空,我还是选第二种好了。”

    以历史上蒙古人灭了各国的残暴行径,现在各国人口能留下一半就不错了。

    赵敏皱眉道:“可第二种的话,你将来的名声恐怕不会比曹操司马懿好到哪里去。”

    宋青书晒然一笑:“虽然说起来有些矫情虚伪,但比起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危,我一个人的名声又算什么。”

    赵敏叹了一口气:“你果然还是太妇人之仁,不过我也猜到你多半会选第二种,好吧,希望你不忘初心。”

    宋青书和赵敏又商议了良久,离开汝阳王府后,他找到赵敏布置在和林城里的暗哨,葛尔丹那边虽然不用通知,但西夏还是要通知一下的。

    按照赵敏的分析,铁木真肯定也会同时对西夏出兵,用来牵制他们支援葛尔丹。

    晚上到海迷失那里,得到了最新的军事情报,蒙古准备三天后分几路大军同时出征!

    算了一下,这本书写了6年了,差不多也到了该完结的时候,之前在公众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