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直接听命于自己。话说有事时,也只有亲军才是拱卫王座的本钱,自己最可信赖倚重的力量。

    “……主公,襄阳是大城,如今已为我军所得,正好可以用来当做国都,”

    孙向青看看赵元谨的表情,开口提议道:“主公已经据有整个荆州之地,麾下精兵十余万,沧水节度使的名号已不再适合。为号令百万军民,宜尽快筹备称王事宜,以正名分。”

    周围众将神色都有几分激动,主公若是正式称王,必定会大规模加封功臣,届时他们都算是开国元勋,这样的荣耀非同小可,数百年才有一次的盛事。

    赵元谨沉吟一下,眼神望向了身边的秦烽:“先生以为如何?”

    秦烽笑了笑道:“大帅如今的实力已不逊色于那个吴振策,称王建国是应有之义,只是朝廷正统仍在,天下众多诸侯如今都不曾称王,或可再缓上一缓,等到基业更加稳固之后,再考虑此事岂不更好?”

    遍观主世界的历史,急于称王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通病,只有少数头脑冷静的人是例外。秦朝末年,陈胜不听张耳、陈余的忠言,过早称王,结果导致内部分裂,将领不服从命令,最终被秦军各个击破,陈胜也兵败身死。

    元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也大多犯了这个错误。刘福通把自称是宋徽宗第八代子孙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推上皇帝宝座,固然有利于号召天下汉人反抗元朝,但同时也使元朝统治者把矛头指向北方红巾军。

    元朝的军事实力虽不如建国之初,蒙古铁骑却依然很有战斗力,加上北方红巾军活跃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对元大都产生直接的威胁,元朝统治者不得不全力对付北方红巾军,使刘福通的红巾军几乎独力承受元军的重压。

    其他起义军领袖如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也纷纷称王建立自己的政权,在强敌如林,称王条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称王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对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先后被杀或被灭,明玉珍占据偏远的四川,也只能偏安一时,明玉珍死后,他的继承者虽负隅顽抗,但无力抵抗强大的明军,只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当时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尤其是“缓称王”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后,对朱元璋势力的生存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当时实力最强,他们在朱元璋的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