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对着自己东家财大气粗的命令默默地抹了汗,却又不得不提醒穆杨阿,“大人,英国人说要咱们出承诺书,不得不将火枪用于对英**队,还有火炮已经不再提供了。”

    穆杨阿拍了桌子,“这怕什么,本官给他写承诺书便是!本官是绝对不会把这些火枪拿去对付英**队的!曾总督自然也不会!”看着那个师爷还是懵懵懂懂的样子,穆杨阿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所以你才是个师爷,蠢材,等到火枪到手,本官只要发送出去,谁怎么用,对谁用,本官还管的着吗!英国商人也不是好东西,玩这种掩耳盗铃这一套,他们还嫩着呢,火枪到手,那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师爷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这中国官场的推诿责任,一般外国人是学不会的,就算中国将外国的火器对付英法联军,那些商人追究起来,也找不到最终要对此事负责的人。穆杨阿得意洋洋,又指点了火炮的生意起来,“火炮的价格再涨三分之一,本官就不信,这真金白银,买不到火炮!英吉利法兰西不肯卖,那就找俄罗斯,找美利坚,听说有一个德意志国的火炮也很是了得,公布贴出去,就说大清为了平叛长毛,故此高价收购火炮,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本官就不信,撬不开他们捂着的口袋!”

    “东翁英明!”师爷这时候是真心佩服穆杨阿了,难怪能坐到这几年除了盐道之外最肥的职位,除了有关系之外,这办事的水平也果然高明。

    “京中来旨意,要咱们全力收购,以防不时之需,”穆杨阿抚须微微沉思,“可见局势有些不妙啊。”

    “管他风浪多大,必然是吹不到东翁的。”师爷及时地奉上一记马屁。

    “那是自然,”穆杨阿颇为自诩,自己是贞妃的父亲,原本就在皇帝那里挂了号的,又早通了皇后的路子,先捐献了一批上好的军火,皇后嘴角歪歪,自己也借着平定发逆的这个东风,得了五口通商协办大臣的位子,还专管军火采购的肥缺,自己这几年虽然是吃拿卡要赚下了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银子,可到底也不敢耽误大事,把购买军火的差事是办的滴水不漏,花团锦簇的,吏部已经有两个嘉奖记档了。女儿也来信说,皇后对自己当差极为满意,准备有机会和皇帝说要酬功,实授布政使,或者是右都御使衔。若是到了那一步,那接下来不是入京六部长官,就是就任一省抚台或者总督了!想到此处,穆杨阿早就把之前惴惴不安的心情抛到了东海里,哪里还有空去想着自杀殉国的晦气事,又连忙吩咐师爷,“今晚本官要请那些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