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

  巴陵城的低级官吏请各国各世家暂时离开文院门前,前往其他地方下榻,但所有人生怕错过方运出来,全都坚持不走。

  由于巴陵城大部分官员都进了小杏坛,群龙无,跟着姜河川从京城来的官员立刻开始号施令,在文院门前建立了许多茅庐竹屋,请众人居住。

  很快,文院门前竹屋林立,成为巴陵奇景,甚至成为论榜上的趣谈。

  其余各国与各世家的人着急,但景国的读书人不着急,这里乃是景国的第一座教化圣地,景国读书人必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姜河川与景国官员位于文院正门最近的竹屋之中,说是竹屋,但更像是草庐竹棚,三面有竹墙,正面朝向文院的一侧没有墙也没有门,敞开着。

  竹屋之内,景国官员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如同是盛大的节日。

  姜河川一直面带微笑,很少说话,但眉目间喜意昂然,每个官员都看得出来,这位老先生一直在遏制自己的激动,毕竟小杏坛对景国的帮助太大。

  如果是方运击退蛮族重塑了景国的魂,那这座小杏坛就等于为景国注入了新鲜的血。

  众人正聊得愉快,三名身穿庆国文位服的人带着一些官员出现在竹屋前,正是庆国的礼部侍郎、鸿胪寺卿与鸿胪寺少卿。

  景国众人脸上的笑容消失,面色一沉,紧盯着三人。

  为的礼部侍郎项山陵向景国众人一拱手,淡然一笑,道:“项某见过诸位文友……”

  “谁是你文友?”一个随行的景国将军冷面道,景国众人会心一笑。

  两国的关系早就已经跌入低谷,若非两国都需要对方,已经彻底断交。

  庆国对方运以及景国的所作所为,换做当年足以让两国开战,至少割地一州才能平息景国的怒火。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庆景两国至今还是友邦,并非敌对,诸位如此敌视我等,未免有违礼节。”项山陵依旧微笑以对,尽显外事官员的圆滑。

  “哦?你们庆国是想向景国宣战喽?”那将军一句话又引来景国官员微笑,巧妙地绕过礼教,并做出强硬的反击,最后把问题抛给项山陵,关键是故意不跟项山陵谈正事。

  项山陵脸上的笑容消散,道:“在下不与粗鄙之人交谈,只与君子论国事。河川先生,学生此来,是谈两国要是,并非做言语之争。”

  众景官一听项山陵自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