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倩叫上,录个小样。

  至于这首歌怎么用,当然是和《星辰大海》一样,投给“60华诞文艺指导工作组”啦。

  一来他现在离不开清河县,如此使用最省心,也不怕被人坑。

  二来搭上这艘大船,把传唱度拉满,日后哪怕“60华诞”的一阵风过去了,两首歌每年也会产生大量收入,何乐而不为?

  三来,这本就是两首“红歌”。

  见周瑞似乎完成了工作,韩子茵才敢说话,刚才她一直不敢打扰周瑞,生怕因为自己打断了周瑞的灵感。

  此时她尤带着几分难以置信,附耳小声问道:“你刚才在写歌?”

  微热的气息,让周瑞耳朵有些痒痒的,少女的悄悄话几乎是用“气音”说出的。

  周瑞也没瞒着,对着韩子茵精致圆润的耳朵,小声说道:“对。”

  韩子茵感觉周瑞在她眼中,发着光!

  你能想象,一个高中男生会写歌,有多大杀伤力么?

  而且还救过你的命。

  “是什么歌曲?”

  韩子茵激动的有点莫名颤抖,以至于周瑞的唇尖不小心碰到了韩子茵冰凉粉嫩的耳垂。

  周瑞稍稍拉后了几厘米,说道:

  “《少年》”

第三十四章《少年》

  《少年》的原版,是在短视频时代杀出来的歌曲。

  很多人评价,说短视频时代的音乐水平严重下降。

  但其实他们误会了。

  只是大家听音乐的方式改变了。

  短视频时代,一首歌在听到完整版之前,你可能已经在短视频平台上听了一百遍了。

  作品的生命力,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那精华的一小段旋律,早就不再惊艳,甚至变得令人厌烦起来。

  试问:哪怕这首歌质量很高,又有多少人会在听了一百遍之后,还愿意去寻找完整版呢?

  永远只有少数人。

  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首听了一百遍高潮的歌,掏钱买单呢?

  只有更少数。

  短视频时代,大部分作品在走进“歌单”之前,就已经被消耗完了初见时的惊艳和新鲜感。

  其实华语乐坛一直不缺优秀的音乐人,也一直在进步,只是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