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有要死的时候。咱不在了,你咋办。”

恰好经过坤宁宫后面的菜园子,朱允熥松开朱元璋的手,跑到井边。水桶提上两小桶水,挑在肩上。

“皇爷爷,您看。”

顺着看过去,朱元璋表现得饶有兴致,“咱看着呢。”

“朝廷就像这根扁担,两边一样重,挑扁担的人,才能挑的稳。一头重,一头轻,那重的那头,就要洒出来。要稳,就得两头一样。”

“多或少,都是其次,但得一样多。互相制衡,朝廷才能稳当。”

这就是朱允熥的答案,制衡。

第四十七章 天塌了,也变不了

艳阳之下,朱允炆沿着宫中小路,往安乐堂走。他的每一步,都走的很重。他担心自己的母亲吃不好,苦苦哀求之后,才被允许过来探视。

从景仁宫到安乐堂,并不是很远的路程,朱允炆足足走了一个时辰。

安乐堂是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杂草丛生。一些废弃的宫中用具,都被随意的堆放在这里。

还有那些年老的太监、宫女们,如果不被允许出宫,那他们就只能在这里老死。所幸的是,马皇后心生怜悯,给了他们其他宫女、太监们同样的餐食。

不用干活,不用伺候人,就能有饭吃。他们的日子,可又比宫外的老百姓好太多了。

而吕氏在安乐堂,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自打吕氏来了安乐堂之后,这些养老的宫女太监们,又不得不开始伺候吕氏。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也不用一直提心吊胆。

“母亲。”朱允炆站在院子门口,轻轻的叫了一声。

吕氏抬头,有些惊喜,又警惕的看着四周,“你怎么来了!这个时候,你哪能到这个地方来!”

朱允炆拿起手中的食盒,“来之前,孩儿和皇祖母说过了。”

把食盒打开,在吕氏面前,一盘一盘的摆好。这些饭菜,都是吕氏爱吃的。心细,是朱允炆的一大特点。

“炆儿长大了。”吕氏宠溺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的儿子,穿上龙袍的那一天。

母子二人,一同用膳。

用到一半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