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里,千挑万选,给你选出的这个。”

说到这儿,朱允熥心中一凛。

大学士宋濂的学生不多,朱标也是其中之一。除去朱标外,最闻名于天下的,当属方孝孺。与当今太子,师出同门。且学识、礼法又为佼佼者。因此,方孝孺在天下学子之中,备受推崇。

只是,朱允熥不禁苦笑。

自己的理念,似乎完全的与方孝儒相左。

方孝儒推崇古法,以文主国事,以武辅之。在对待藩王的问题上,方孝儒又主缓而不主急。

对事对人,一切而入。

综此,朱允熥对方孝儒的评价为迂腐却极忠。这样的人,被朱允炆所用,自然难以发挥作用。

“臣参见陛下。”

方孝儒正步走进,正衣帽,表情严肃。在朱元璋面前,立而不跪。只作揖,以为君臣之礼。

朱元璋没去看他,听着声音,点一点头,“大孙,方孝儒...”

这时候,朱元璋才看到方孝儒穿着一身旧式的朝服,“你咋穿这个,咱派人给你送去的衣服,咋不穿上。”

方孝儒正色道,“家母新丧,按古礼,臣不得穿新衣。然得旨意受召,衣帽不洁,有违圣训。因此,戴新帽,以示对吾皇恭顺。”

一大串话,入了耳。朱允熥不由心中苦笑,怪不得不受朱棣待见,果然名不虚传。

就这几句话,就连朱元璋,也挑不出其中的理。

朱元璋笑道,“嘿,咱还真治不了你。你来的时候,咱妹子可是和咱说过不晓得多少遍了。她说,咱逼死了宋濂,可不能再绝了他的学生了。”

虽无表情,但方孝儒也在打量着朱允熥。

燕王一事,举国皆知。一道旨意,让燕王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出北平大营。如此的哑巴亏,燕王还不得不吃。

秦、晋二王,虽还统兵在外。手下雄兵,却早已不受二人所制。仅朝廷一小小兵部主事,便可凭符印,卸了秦、晋二王的手中之兵。

建国始,朝廷广立藩王,为天下人所诟病。

无论文武,或是大夫、百姓,都有言,藩王必为朝廷之祸。只是,朱元璋听不进别人的话。从六年起,藩王确立。

而秦王寡仁,多有暴虐,百姓苦不堪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