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逝!【1700首订加

  更,4000字大章!】

  “啊这——”

  阎闯眨眨眼,不知该作何评价。

  但原先‘三武司’,该说不说,确实傻傻分不清楚。

  现在这样就挺好——

  镇武!

  藏武!

  宣武!

  泾渭分明,又不失衙门本意,挺好。

  现在清楚,宣武司就是原振武司。

  那么——

  “这件事,跟宣武司又有什么相干?”

  阎闯奇怪。

  车铮不卖关子,给阎闯解释道:“其实,如阎馆主开办的进修馆,不止这一处,在广陵,小打小闹也有几处。在广陵之外,在蓬州之外,各大学府周边,也都存在这种现象。有的规模小,有的规模大,甚至声势强过阎馆主那进修馆的都不在少数。”

  阎闯虽然不知此中行情,但有需求就有市场,他能想像,也能理解。

  车铮继续又道:“进修之风,愈演愈烈。原本相安无事,但这是补习,需要额外使银子,而武道学府中,最多的是是什么?是身无余财的普通人!他们没钱,没法在府外进修,进度自然也就赶不上这些有钱的,一步慢,步步慢,最终,各方面都竞争不过,特别是考取研习生,比例惨澹。时常日久,这些人难免产生怨气。恰巧,今年宣武司新官上任,亲自过问此事,最终定下基调,言称府外进修馆不正规,存在种种乱象,更影响武道学府育才的公平性,一纸文书,责令各州各郡严厉打击,悉数取缔。”

  宣武司发文!

  各衙门配合!

  进修馆!

  顷刻间,穷途末路。

  “进修馆一事,从年中就有风声,一直摇摆不定,没有定论。”

  “所以,在阎馆主开办进修馆的时候,车某才会过去摸底。”

  “此后,车某一直在关注,月前,尘埃落定。九月底,宣武司的文书、镇武司的公文正式下发。此时已经从慈州发出,以慈州为中心,往十五州派发。下一站,就是剑州。”

  “在朝廷打压之前,阎馆主及早抽身,此方为上策。”

  照车铮的说法,他一直在默默关注政策,默默守护阎闯的进修馆。

  啧啧!

  他人还怪好的嘞!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