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了,我上次跟你说的,你考虑的怎么样?”

  旧事重提,引荐他去王家做陪练的事。

  赵玄叹道:“除了给人当奴仆,就没有别的出路吗?”

  陈社正色道:“有。”

第12章 武举

  “有。”

  陈社的回答,令赵玄喜出望外。

  他拱手问道:“还请五哥指教。”

  陈社回道:“武举。”

  “我家老爷常说,大晋王朝,万般皆下品,惟有习武高。”

  在陈社的介绍下,赵玄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大晋王朝设武举,县试府试一年一次,州试殿试三年一次,不拘出身,以武论才。

  县试授武童生,府试授武秀才,州试授武举人,殿试授武进士。

  哪怕只是通过县试,获得武童生身份,便可以官府为靠山,轻易不受他人压迫折辱。

  若侥幸授武举人,只要不英年早逝,终其一生,可建立起不弱于胡家的家族。

  须知胡家先祖不过武秀才出身,几代武童生接替,方有今日荣光,动辄打杀黎庶,不过赔钱了事。

  细数固城县当前各大豪族,皆靠武举发家,无一例外。

  黎庶寒门想要出人头地,非考武举不可。

  “朝廷规定,考武举的,年纪不得高于三十五岁。”

  “武举艰难,非一朝一夕可成,你已满十五,若有意武举,宜早做打算。”

  陈社苦口婆心劝道。

  赵玄知他在规劝自己,抓住给王家少爷当陪练的机会。

  可他志不在此,问道:“五哥,除却依附胡王等豪族,还有别的武举之路吗?”

  他总觉得这条路不对劲。

  按照陈社的说法,在武举这条路上,黎庶和豪族是竞争者。

  以既得利益者的尿性,不打断你两条腿,让你无路可走,已是天大的良心。

  怎么可能主动给你机会?

  陈社平静回道:“有。”

  “县城设有武院,只要交的起学费,人人可以入学。”

  “只不过学费昂贵,一年要二两银子,加上其他开销,不下十两,寻常人根本负担不起。”

  赵玄恍然,不是没有别的路子,而是一般人走不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