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为了这第一桶金,他衣服一周换一次,鞋子从来不超过五美元,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刷盘子、送外卖累到手都抬不起来,回到家要休息半小时才有力气洗澡。

  最神奇的是,如此繁重的劳动之余,王忠军居然还拿到米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

  呵呵,这故事编的,太特么神奇了!

  之后,王忠军跟弟弟一起创业,成立了华艺兄弟广告公司。

  彼时国内的广告业百废待兴,由于从事的是老本行,加上“干部子弟”的京圈人脉和王忠军的海外经历,他们的事业如日中天。

  那时国内的银行还没有统一的标识,而在米国,稍有规模的企业标识都是统一设计。

  王忠军正是看到这一点,开始游说各大银行设计统一标识,并很快得到银行的认可。

  于是,成立不到一年的华艺兄弟就拿到了华国银行全国一万多个网点的企业形象标准化订单。随后不久,王忠军又拿下了华夏银行、中石油、国家电力、华国联通等大型企业的订单。

  此后,华艺兄弟广告公司快速崛起,年销售额达到六亿。

  领跑时代的人,总能拿到最好的机会。用王中军的话说,广告这事不难,只要简单的拿来主义再结合一点国情就可以做到。

  说白了,人家有个好爹!

  再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华艺兄弟开始进军影视行业。

  通过京圈的助力,华艺兄弟在电影市场爆发的红利下,拍一部火一部,很快成为行业龙头。

  甚至招揽了号称华国第一经纪人的王静花。

  这个人很不简单,她从九十年代开始就骑着自行车四处撮合演出和艺人,由于对演员非常尊重且从不克扣费用,久而久之身边就聚集了一众明星。

  手握陈道名、李兵兵、任权、胡君等一大批明星的花姐是毫无疑问的大姐大。

  华艺签下花姐这个朋友,艺人经纪业务从此有了掌舵人。

  一众明星的加入让华艺兄弟高手云集,众星闪耀。

  艺人经纪和电影的结合让华艺开启了市场垄断态势。

  虽然后来王静花离开,但华艺这么多年来,签约了无数顶尖艺人,最多的时候,艺人足足近三百,几乎所有国内的一线艺人,都是华艺的人。

  而现在。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