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片酬?

  一部片子的制作成本真的要上亿甚至十几亿吗?

  而现在他才知道,原来这其实跟洗钱有很大的关系。

  洗钱这个词,是从米国传来的,是英文直译,最初是指一家饭店老板用洗衣粉将脏硬币洗干净。

  法律意义上的洗钱来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米国。

  当时米国芝加哥的卡蓬特犯罪集团拥有大量现金,却不敢存入银行。

  该集团的财务总监买来一个投币式洗衣机,做起了洗衣生意。

  每晚计算洗衣收入时,将赃款混入其中,再向米国的税务机构报税。

  这样一来,扣除应交税款,剩下的赃款就成了合法收入。

  如今,世界各地每年的洗钱金额大约在三万亿美元左右,是仅次于外汇和石油的第三商业活动。

  大夏国的娱乐圈洗钱从上世纪就开始了,如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临时负责人、大联证券市场总监石薛因金融诈骗罪被判死缓。

  虽然刑法规定了洗钱罪,但对娱乐圈洗钱的泛滥却关注较少,导致娱乐圈成为洗钱的乐园。

  比如电影洗钱,需要导演、演员、制片方的长期合作,大家都配合默契,向着同一个利益方向前进,所以这样的合作很安全。

  电影洗钱是一个长期运作的过程,想洗钱的一方要先设立一家电影制作公司,用赃款投资或者偶尔接受外部投资(洗兄弟的钱)拍摄电影。

  这个电影公司要真材实料地拍摄许多电影,通过电影的制作流程进行洗钱,具体怎么洗呢?

  首先就是虚报制作成本。

  现在号称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越来越多,真的要花真么多钱吗?

  这里面大有文章,比如一部战争剧,搭建城楼实际花费五十万元,财务可以走两百万元的账,反正城楼已经炸掉了,死无对证。

  如果去国外取景,没有发票,制作成本更是虚报,根本无从查起。

  再就是签订阴阳合同。

  关于阴阳合同在娱乐圈的运作,甲方报账的时候,会把阴阳合同的总额加起来,作为聘请明星的片酬。

  我们经常看见动辄上亿的片酬,其实小头是明星的出场费,大头是宣发公司负责的宣发、代理、营销、器材、租赁等服务,乙方会负责开具相应发票用于甲方入账。

  看似合情合理,但是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