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扭头要走,徐增寿赶忙将徐妙云拉住,脸上堆着笑,说道:

“别别别,有话好商量,你不就想去看看热闹吗,给你看,但说好了,你假扮成丫鬟,一个字不许多说,就在边上看热闹听到没。”

徐妙云用力的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兴奋,随即就去换了一身丫鬟的衣服,跟着徐增寿出门了。

…………

另外一边,辽王朱启也很快就安排好了宴会的地点,应天府最好的酒家之一,醉仙楼。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定然是各种大事件的发生地,皇家娱乐中心首批会员动员会,选在这里准没错。

明处这时候已经有菜谱了,而且经历了宋朝发明铁锅后的大发展,如今各地菜系已经是颇为全面,各类调味料比如酱油,料酒,香料等等,那是一应俱全。

很多家常菜的味道,和朱启所吃过的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于皇宫里的料理,吃上去还更美味一些。

朱启现在手头上有钱,心里就有底气,点个菜都很硬气,把南北菜系的菜都点了一圈,凑够了十八道菜,总计宴请了十来号人,足够了。

一边回忆着脑海里,那些小伙伴们的信息和长相,那边就陆陆续续的来人了,首先来的是一个瘦瘦高高的少年,看上去颇为儒雅,来吃饭手上还拿着一本书在看。

朱启看到这人后,愣了一阵,随后才反应过来,这人就是少年时候的李景隆啊!那位太害怕跑不过敌人,所以舍弃一切冲击,火力与围城,全点了机动性的李景隆!

可以说,朱棣能够靖难造反成功,李景隆功不可没啊,当然了,李景隆是建文帝朱允炆这边的全军统帅。

朱棣倒是似乎看李景隆很不爽的样子,瞧见李景隆手里还拿着本书,撇了撇嘴说道:

“三哥你看着李景隆臭屁的,到哪都拿这本书,以前小时候就瞧不来我,说我就会骑马玩乐,要跟他多学习。”

朱启笑了笑说道:

“四弟,话不能这么说,你以后有感谢他的时候。”

朱棣被朱启一句话给说蒙了,朱启才反应过来自己不小心说漏嘴了,没等朱棣询问,就迎着李景隆走上前去。

李景隆说话文绉绉的,就跟长相差不多,朱启对他也是笑脸相迎,寒暄两句,邀请他走上楼去,此时有瞧见一队车马过来,下马来的人就是徐达的四儿子徐增寿。

朱启是知道徐增寿的,在历史上,他是朱棣靖难时期,在应天府的最重要的眼线,递了不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