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天下来,光摸摸亲亲就六七百两银子下去了啊!好家伙,这就是高端场所吗。

朱元璋倒是没有苛待皇子,每月里都有银钱可以领取,这时候的俸禄是一年米五万石,钱二万五千贯,当然这是明面上的说法,就跟号称百万大军一样,实际到手的水分非常的大,能拿到二十分之一,都算朱元璋非常宠爱你。

而且这个俸禄是必须得去封地就藩之后,从封地内的财务之中拨款给自己,朱启虽然已经是辽王,但还没有就藩啊,现在还是在应天府啃老,吃的是朱元璋内务府的钱啊!

十天花了六七百两银子,这还只是朱启个人的单项支出呢,后来内务府的内官小声的提醒了:

“殿下,不能再这么支钱了,再这么支,陛下要过问的。”

好家伙,要是被朱元璋过问了,那可能就要出事情了,朱元璋要是哪天跑到自己面前问一句:“吾儿,你每天四五十两银子的个人开销是扔河里玩去了吗?”,吓都能把自己吓死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朱元璋内务府的钱是肯定不能去要了,朱启那个发愁的啊,朱棣也在边上小脸皱成了一团,最后一咬牙,说道: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朱启一愣,好家伙,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大帝,骨子里天生就有着果决狠辣,在十四岁的年纪就打算造反了吗?!

“……这个月不去勾栏了!”

看着朱棣下了很大决心的模样,朱启默默叹了一口气。

兄弟两沉默了一阵,朱启用着忧愁的嗓音,冒出了一句:

“下海吧。”

“啊?”

“做生意的意思。”

朱启继续说道:

“我思来想去这皇宫里是没有咱两能捞钱的地方了,内务府那边的内官已经提醒我了,就算现在父皇没发现,但回头万一他发现了,回头问起来,我们这十几天花了六七百两银子,也实在是解释不了,但如果我们说拿去做生意了,那不就能解释的清楚了。”

朱启刚刚说完,朱棣大惊失色,说道:

“三哥,你跟爹说咱两去做生意,还不如说上勾栏呢,爹见不来商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朱启倒是不以为意,朱元璋确实是不喜欢商人,但其实并没有朱棣说的这么夸张,朱元璋实施海禁,并不是为了故意刁难商人,而是为了限制明初的倭寇,这时候倭寇都聚集在辽东,高丽一带,得了,又一个不想去辽东就藩的理由。

不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