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王殿下多么正人君子的一个人,不要胡说。”

“那道士怕不是乱说的吧?万一辽王殿下找他麻烦……”

“嗯?那道长呢?”

百姓们议论纷纷了起来,徐妙云那是心乱如麻,边上的贵族小姐们一看到这出,赶忙拉着徐妙云走了。

而躲在暗处的朱启,从头看到尾,一直等到徐妙云被人拉走,边上百姓们也依然在议论不已,这才放心下来。

朱棣倒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奇怪问道:

“三哥,你这计划层层递进,安排的这么好,刚才你怎么不出去拿出另外半块玉佩,这美事不就成了吗?”

朱启冲着朱棣翻了一个白眼,一听就是从未思考过复杂剧情的小伙子,说道:

“我这直接出去,这姑娘聪明点直接就想到可能是预演好的也说不定,就算我跟她两情相悦,但不把舆论闹起来,我还能直接把她带回宫里去啊?我肯定要事出有名啊。

你我是皇子,是大明朝的亲王,纨绔能做的事情,咱两做不了,宫里那么多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必须要借势而为,懂不懂?而且有些时候,隔靴搔痒才能越挠越痒,钓鱼越急反而越没有鱼!”

朱棣虽然听的迷迷糊糊的,但觉得很厉害,眼神里崇拜的神情,那就不用说了,但想了想问道:

“但三哥,那群小姐里没准就有谢氏,你跟徐家丫鬟闹出绯闻,万一这谢氏对付那个徐家丫鬟怎么办啊?”

朱启哈哈一笑,说道:

“不错,你能想得到,我能想不到?放心,一切都在你哥我的计算之中,先不说这谢氏会不会去费周折对付徐家的丫鬟,我肯定还有下一步要走的啊!不然我让这么多人演了这一出戏,这一半的人都是演员,难道就让人看热闹了?”

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下一步是啥啊哥?”

朱启一扭头说道:

“走,去找徐增寿去!”

——————

(求推荐票求追读)

第三十七章 明朝大孝子徐增寿

当鸡鸣寺里恰好围观了一场好戏的百姓们,依然在议论纷纷之时,已经走到后院的席应真确实擦了一头的汗水,他或许是个好神棍,但作为演员却是业余的,也幸亏神棍和演员都需要演,再加上席应真在这方面业务很熟练。

况且,他本身也是喜欢研究阴阳纵横的道士,要不道衍这一号人物,也不会拜他为师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