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侯死不掉,回来以后还不得疯狂报复自己啊?自然是没有人敢来告发平阳侯的罪状。

一直等到了傍晚时分,朱棣有些坐不住了,对着朱启说道:

“三哥,咱们怎么办啊?这没有其他的罪状,只凭着一件事,他有免死铁券在手,还真的治不了他啊。”

朱启倒是不慌不忙的说道:

“急什么,今天没有就等明天,老百姓总得有个时间缓过劲来是不是,真要不行,你三哥我还有别的法子,万万不会叫这平阳侯跑脱的。”

朱棣一听朱启这么说,也就放心下来了。

两兄弟两坐到一更天的时间,外面天色都暗下来了,这才离开了官府,回去行宫暂且休息,而朱启也是不慌不忙的,对着手下作出了新的指示。

于是到了第二天一早,朱启安排的人员,就又去了官府门口,还有城门的入口处,张提了新的告示。

这一次的告示,倒不是催促百姓们揭发平阳侯的,反而是列举了昨日揭发举报平阳侯的人数,白纸黑字写着:揭发人数共计115人!

好家伙,百姓们一下子都傻了,还真的有人敢去揭发举报啊,还有115个人这么多啊?!

不少老百姓的心中,便有了这个念想,但真正敢于行动起来的,却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但让老百姓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连着四天,天天都会公布这样的告示,每天都有上百人来检举!

好家伙,这平阳侯坏的是流脓了吧?坏事做的这么多啊?

那、那咱们也去举报?万一真的把平阳侯拉下马来呢?

而此时在凤阳府的军营里的徐达,也收到了属下们递送过来的情报,徐达对于平阳侯的案子,那只是不插手,不过问,但不代表他把两只耳朵都给堵起来了。

这次带着朱启和朱棣来凤阳府,朱元璋就特意嘱托过徐达,事无巨细,回去都得禀报,除了军务的事情,政务治理对于皇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自然也是观察两位王爷的绝好机会。

所以在看到朱启竟然无中生有,连着好几天的张贴假告示,徐达先是一愣,随后会心一笑,自言自语道:

“这小子,平日里就说自己兵法只会背,不会用,你这一手虚张声势,用的不是挺好的吗。”

徐达将情报放到一边去,随后开始写起了递送去应天府的纸条来了……

另外一边,朱启带着朱棣又在官府里面等了一整天,依然还是没有人来举报揭发平阳侯的,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