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也是把善于纳谏,分辨谏言,放在了首位。

  善于纳谏,不是说让你什么谏言都纳,有时候,这还是要有自己的一些主见的。

  你就比如说太宗文皇帝,当初攻打完高昌,要在高昌设州县,魏征是不赞同的。

  但是!

  太宗文皇帝就能力排众议。

  有时候,身为君主,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只能说……

  不错!

第383章 批量生产明君

  为人君者,最应该要有什么样的品质?

  其实真要说的话,说个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李重之所以要把善于纳谏放在首位,那就是希望,后世的帝皇能够接受人民的监督。

  当然!

  或许这只是他自己的一番痴心妄想罢。

  毕竟……

  试问中国历朝历代有那么多的皇帝,而能够真正做到善于纳谏的,又有几个?

  好像也就只有一个李二而已。

  一想到这里……

  洛阳。

  公主府。

  李重也是忍不住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后面再加一条杠杠,“——以太宗文皇帝”举例。

  敢拿李二举例的,大概也就只有李重了吧。

  咳!

  接下来,就让他编造李二的一生吧。

  说起来……

  挺可惜的,为什么他不在之前,就问问李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这一年。

  最大的五名倭女已经二十五六岁了。

  小一点的那五个,也是已经十四五。

  不过说实话……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的,他倒是对这些倭女没什么兴趣了。

  毕竟……

  他现在手头上的正经事多的是。

  刷刷地在李丽质的寝室里把文章给写了出来。

  全篇文章的要旨就在于,就算没有他这个李二,在这隋末乱世,也会有另一个李二。

  当然!

  李重也不否认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是有他这个李二,大唐便估计不会出现贞观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