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来个台风,谁又能预料呢。

第256章 而且,他不记得大唐长安有这样的画面

  在李泰准备着去交趾的事情的同时,李重这边,也在考虑着如何给大唐带来‘科学之光’。

  说实话,即便是李重自己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他也不是很具体地知道,到底什么是科学。

  他只知道,东西方科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科学一定会有计算,一定会有公式,说不定还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数学的方法。

  反之,东方的科学,一般就只有经验的总结。

  这当然是不行的!

  考虑到将来落后就一定要挨打。

  为此,李重也是跟李淳风一起,不得不刻意地做了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的内容,就是一亩地,到底该施用多少斤的马粪。

  通过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测量出各种数据,然后最终运用数据、公式以及图表,去呈现出一个有关马粪的使用量以及粮食的产量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这么一件事。

  你别看这件事好像很呆,但这几乎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

  也让后世论文的标准格式,堂堂正正地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长安,国子监。

  这论文写完出来了以后,国子监的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第一批的读者。

  当然!

  李重肯定不会厚此薄彼,科学院的人,也必须要具备这种意识,因此,科学院的工匠,也必须要看。

  即便……

  今后他们可能都已经不需要再去种地了。

  但他们不能不知道这么一件事。

  这不!

  李重的论文一公开发表,很快便在长安城引起了一番哄动。

  一来,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文章格式。

  二来,这施用马粪多少斤马粪还需要这么去研究?

  一开始,肯定是有不少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觉得这太子太师怎么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较真这种事。

  但很快,由于正好也是放农忙假,这消息一经传回到他们家里,他们家里种地其实也施用过马粪。

  然后当他们这么一吐槽,李重没事干,偏偏要去研究马粪,马粪有啥好研究的,被家里的长辈知道。

  长辈在了解完了事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