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干嘛。

  至于对于那些手里多少还有些士兵的城主,则是以劝降为主。

  让他们都向辽国投降。

  毕竟……

  现在高句丽亡归亡,可国内至少还有两百万人呢。

  其中……

  光是扶余城那一块,就至少应该有五十万人。

  也就是高句丽长城最北端的那一块。

  对于这扶余城,也需要高藏等人去劝降。

  很快……

  各个城主的态度也就传了回来。

  投降的基本上还是占了大多数,但仍然还是有死不悔改的。

  比如说这扶余城!由于离辽东还有点远,因此五小只都还没有去特别有意地去针对过对方。

  眼看如今天气已经变冷。

  五小只此时也并不打算出兵了。

  还是等到明年开春了再说吧。

  ……

  李治:“高藏,目前高句丽还有多少能战之兵?”

  高藏也是老实回答道:“如果是个男的,都算上,那凑个二十万不成问题,只是武器铠甲会差些。”

  李治便不由得感慨道:“那你们高句丽可真的是底蕴深厚。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高句丽的百姓听话?”

  高藏:“下臣以为,只能是不断地派人去安抚。”

  李治:“那朕就命你为平壤道安抚使,派你去安抚。另外,你还有一个任务。”

  高藏:“陛下请说。”

  李治:“那就是每年都从高句丽境内迁出五千户到辽东。从每年的三月开始,七月停止。”

  高藏一开始还以为是迁到辽东这边种地呢。

  结果……

  到了第二年三月。

  李治便把这些人全都卖到了大唐去。

  大唐这边。

  江淮地区这几年也是得到了极大的开发。

  以前这里很多地方都是空旷无人的,但现在,一下子就变得热闹稠密了不少,多出了不少飘着炊烟的村落。

  大唐。

  李二这天也是问了问,最近这几年,大唐的户口是多少。

  然后户部尚书高履行,也就是高士廉的长子也是回道,“今户三百九十七万。”

  跟贞观初的户不及三百万一比,-->>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