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当口,金濂和陶瑾联袂而来,难道说,是他们二人达成了什么协议?

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金濂,杨信谨慎的摇了摇头,还是拒绝了陶瑾,道。

「下官知道总兵大人的意思,但是,此事关系到东宫幼军备设,非同小可,不可不慎,陛下既有明旨,命舍弟亲自遴选,若是旁人插手,恐有不妥。」

「所以,依下官之见,还是待舍弟病愈之后,再加紧遴选为好。」

杨信特地点出了「东宫幼军」,又搬出了天子的旨意,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提醒金濂,府军前卫的事情没那么简单。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金濂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波动。

反倒是陶瑾的脸色微变,收敛了笑容,开口道。

「杨副总兵既然知道,此事关系到东宫幼军备设,那么,也应该明白,这边的事情结束不了,那么,东宫的建制便始终难全。」

「太子乃是国本,备设幼军,增补勋卫,亦是陛下和太上皇之意,就这么迟迟耽搁下去,恐怕也不妥吧?」

显然,此次前来,陶瑾也并非毫无准备。

杨信搬出天子,他就搬出太上皇和各家勋贵。

京城各家勋贵,之所以热衷于备设幼军,无非是可以充裕勋卫,为自家后辈子弟谋个前程,积攒资历。

但是,这件事情始终没有动静,他们自然是着急不已。

平心而论,这段时间,杨信自己,也受到了不少压力,除了有直接写信给他询问此事的。

还有通过底下的将领们来旁敲侧击询问的,甚至是托付地方官

来催促的,各种方式,不一而足。

现在看来,这帮人已经是等不了了,所以,直接找了陶瑾。

换而言之,陶瑾此来,代表的不止是他自己,而是京城当中的多家勋贵,一起前来施压。

杨信沉吟片刻,正欲开口。

却不料,这个时候,一旁的金濂道。

「陶总兵,杨副总兵,本官倒是有个法子,不知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尚书大人请讲!」

瞥了一眼陶瑾,看到对方一闪而过的惊讶,杨信心中隐约意识到了什么,直接道。

于是,金濂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府军前卫一事,迟迟耽搁下去,的确不是办法,如今兵部既然已经来文催促,如果仍然要继续等着杨镇抚使的病,也不妥当。」

闻听此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