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尽可能不要发生大的冲突。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任礼的这一辈子,就将在甘肃的任上待到死。

然后,如果朝廷念及他一生的功劳,或许能够追封一个,没有丹书铁券的爵位,刻在墓碑上头,供后人瞻仰。

在甘肃的任上,任礼消极过,但是到底,还是尽忠职守的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守备练兵,保境安民,好好的在军中经营,为子孙后代铺路。

然而,就像是当初懵懵懂懂的参与靖难一样,老天爷再一次垂青了任礼。

正统三年,鞑靼部想趁大明幼主登基,朝局不稳,乘虚而入,屡次犯边。

或许是为了震慑宵小之辈,一向保守的张太皇太后和三杨,竟然下令大军出击。

这一战,明军千里奔袭,东西夹击,直抵汗帐,生擒鞑靼大小首领一百五十余人。

战功卓著,战绩丰富,作为总兵官的任礼,终于可以独享这一份大大的‘社稷军功’!

他拿到了爵位,以功封宁远伯,予世劵,准世袭罔替。

任礼当时觉得,他这一辈子,已经圆满了!

自寒微而起,一步步节节攀升,最终成为了真正的勋爵世家,这是年少时只想活命的他,连想都不敢想的。

然而,有起便会有落。

刚刚得爵的时候,任礼着实风光了一段时间,大大小小的拜帖接到手软,所到之处,皆是逢迎拜贺之声。

就这么过了数年,瓦剌崛起,任礼一着不慎,打了败仗,被朝廷斥责,归家自省。

也就是那个时候,任礼才意识到,他哪怕拿了爵位,也始终不曾真正的融入到所谓的勋爵世家当中。

勋爵世家,勋为武功,爵为爵位,世家,则在传承积淀!

同为跟着太宗皇帝起家的老班底,那些靖难得爵的勋贵,早已经在多年的经营当中,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完成了世家的传承积淀。

而他,哪怕是有爵位在身,在这些老牌的勋贵眼中,也仅仅只是勉强能够一交而已。

如今被斥责归京,他要人脉没有人脉,要关系没有关系,要势力没有势力,想要跟他们平起平坐……

人永远是不会满足的。

如果任礼还是一个吃不饱饭的少年人,锦衣玉食,深宅大院对他来说,就是梦中也不敢想的日子。

但是,任礼已经不是那个只想活命的少年人了,他辗转战场,曾统御百战之师,千里奔袭,立下无数功勋。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