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翌日清晨,天际泛白时。

马秀英被清脆稚嫩的童声唤醒。

她知道,这是土桥村孩子在晨读。

可知道,却没亲眼看过。

匆匆穿上鞋,来到窗边,打开窗户,循着声音看去。

三十几个孩子,按照个子高低,排成一队,从冬日清晨白茫茫的晨雾中出现。

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草长莺飞……

看到这群少年少女,她的脑海,情不自禁冒出这些词汇。

少年少女们,虽穿着贫寒,可他们两侧肩头,仿佛挑着日月,自信而不自卑,张扬而无骄纵……

视线跟着孩子们移动,直到孩子们从白茫茫晨雾中出现,又留下背影,消失在晨雾中。

这种现象,给马秀英一种虚幻错觉。

好像,稍微失神,刚才那一幕,就会消失。

许久。

直到朱棣出现在院中,开始整理院子时,马秀英才回神。

朱棣笑着打招呼,“娘,不再睡会儿,等早饭好了,我在叫你。”

“娘休息好了,好多年,没有睡的这般踏实安稳了。”她真的好多年,没像昨晚那般睡的踏实了。

早饭后。

朱棣从隔壁小院内,牵出大黄,同时从小屋内,搬出几袋子粮食。

马秀英跟着徐妙云去学堂,看到后,故意笑着询问:“四郎,你这是做什么去?”

“碾米,磨面,父皇没交代吗?”

马秀英笑了,“他是你父亲,你还不了解他?我走的时候,他还在后面喊,要现磨的米面,叮嘱我,不要空着手回去。”

徐妙云、朱棣都被逗笑了。

……

一上午,朱棣忙着碾米、磨面。

马秀英和徐妙云在学堂给孩子们上课。

午饭时。

四人边吃边聊着。

朱棣笑问,“娘,父皇还想吃什么?想不想吃烤鱼,我今天顺便去村东荷塘捞了几条,已经烤好了,你给父皇和我岳父带回去吧。”

马秀英笑着点点头,嘴上却说着:“不给他带最好!”

话音落下时,嘴唇动了动,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

其实她很想问一问老四,是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