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有你辅佐,孤有信心。”朱标一笑。

两人正聊着。

盛庸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包。

他到了二人面前,打开布包,里面是馒头。

“殿下,这便是村子里百姓吃的东西。”盛庸道。

那馒头看上去有些黑,朱标拿起一个,掰开,递给朱英一半。

朱英吃一口,皱眉:“这是燕麦面的,里面还参了糠,这里的百姓就是吃这些?”

盛庸肯定的点头:“属下找了好几家,他们吃的都是这个。而且不是每一餐都能吃。”

朱标听后,沉默了。

他默默的啃着这难以下咽的馒头。

“百姓的日子,太苦了。”朱标十分触动。

他眼中泪花闪烁,遥望山林。

……

一个穿着破旧的老者,牵着一头黄牛走过。

一个孩童坐在牛背上,唱着一首民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听到了吗?这是汉乐府诗吧,魏晋时期流行的。”朱标盯着那个白发老者,“如今大明朝,还是这般模样,老卒归来,煮好饭菜,却没有人陪他一起吃了。”

朱英拧了拧眉。

这朱标要想开创盛世,我倒是可以帮他。

系统奖励的造船术,蒸汽机技术,火器术等,足以开创一个强盛的大明。

但是,大明的许多东西都要变,首先便是那八股取士。

一个蒸汽科技大明,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

我就算再强,也只是打开一个口子。

“殿下,你知道我心中强盛的大明是什么样子吗?”朱英笑问。

“你说!”朱标抬眼看来。

朱英滔滔不绝的描述了一番。

朱标越听越激动。

“不过,要实现这些,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朱英沉声道,“这需要君臣一心,否则难以长久。”

他想起了清末的洋务运动,搞几年就失败了。

朱标激动的站了起来:“孤相信你!”

朱英扶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