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桓温低头。

  桓温以刀兵夺位,肯定会引起其他饶不满。

  隐藏在下面的矛盾并没有消除,桓温占据的只是一个建康,想要地方各种势力承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就像当年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江东到处都是叛乱,靠陶侃、周玘等江东豪强齐心协力,才扑灭各地连绵不绝的起义,方才有了司马家与北方士族的半壁江山。

  桓温丢失荆襄,不思收复,却带兵入朝,其统治然缺乏合法性。

  如今江东一团乱麻,梁国只需要隔岸观火即可。

  “君人者有道,霸王者有时,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江东乃大梁下国,下国有事,上国不可不问,陛下可下诏责问桓温。”王猛拱手道。

  “此策可抵十万大军!”李跃击节而赞。

  桓温不回复,或者回复不好,以后就是开战的借口,梁国也可以打着为下国报仇的旗号出兵。

  桓温回复的好,潜移默化间,大梁就成了江东的宗主,加强了影响力,以后收拾起来更加容易一些,江东所剩不多的人心会逐渐瓦解。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外交战弄好了,可以灭敌于无形。

  李跃当即让王猛草拟诏令,“义正言辞”的责问江东,让桓温给一个法,否则大梁将出兵还江东百姓一个公道……

  看完诏书,李跃感觉自己若是桓温,一定会被气炸了。

  他桓温能有今日,还不是李跃逼的?

  两次合肥大战,基本断送了桓温正常上位的可能,夺取荆襄,断了桓氏的根基,逼得他铤而走险。

  除了诏书,李跃还下令潜伏在江东的校事们放开手脚,不要有思想负担,尽力跳动江东各种地头蛇,让江东乱成一锅粥最好。

  皇帝大位不是那么好坐的,桓氏集团失去了荆襄,肯定要侵夺江东士族的利益,迟早会有人起兵。

  江东忙江东的,梁国忙梁国的。

  洪兴五年开年之后,三省六部制正式施校

  尚书台的权力下放到三省之中,王猛升任尚书令,周牵领侍中,崔瑾领中书令,刘应为尚书左仆射,房默为尚书右仆射,顾恺之领门下左侍郎,卢青领门下右侍郎,崔宏领中书左侍郎,王猛之子王永为中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